4月5日,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演播厅,就贯彻落实好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强化日常监督执纪上下功夫”这一主题接受访谈。(4月7日《四川日报》)
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实践“四种形态”,必须协助和推动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找准自身职责定位,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在线索处置、执纪审查、执纪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四种形态”要求。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用好“四种形态”的镜子功能。
治“未病”用显微镜。“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好同志”沦为“阶下囚”往往是从犯小错开始。打破非“好同志”即“阶下囚”的困境,“四种形态”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违纪必究,破规必处,动辄则咎。抓早抓小,治未病、治小病,发现问题苗头和轻微违纪行为就及时提醒和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党员干部不容易犯小错,即使犯了小错也不至于向大错发展。大贪大腐者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经历了大量的小问题、小错误之后,由“量变到质变”形成的,而小问题,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不够高度重视。“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就是用显微镜精准地发现问题,在党员干部出现问题之初及时温馨提醒,犯错误时及时批评教育,把纪律挺在“每一个第一次”的前面,防患于未然。
治“绝症”用放大镜。对于无药可救的“少数”、“极极少数”等几类严重违纪行为施以重拳,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坚决防止把严重违法问题“大事化小”,仅做违纪处理而不移送司法机关,更不能只“咬耳扯袖”而不查处。治烂树就必须拔烂根,毫不手软。《战国策·世贤篇》中有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个医术最高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本人最差。魏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说我治病,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对于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纪律处分已达不到惩戒目的的党员,要像扁鹊那样,下猛药,动手术,严肃处理,及时清除党内毒瘤,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贼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纪律刻度更清晰、更精准,哪里该温馨提示、批评教育,哪里该猛药去疴、治病救人一目了然。“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四种形态”实现了教育与惩戒全覆盖,必将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伸。(李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