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4月22日报道,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七国与铁路部门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这是中国铁路部门第一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部门签署有关中欧班列开行方面的合作协议。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服务的大品牌,参与其中的国家和企业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高铁引领的“中欧班列”,逐渐成为了一个让国人骄傲,让国家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赢得了许多国家的青睐和参与。七国联手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不仅标志着中国与沿线主要国家铁路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为中欧班列的开行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机制保障;也对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其他六国的经贸交流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地大物博,但长期以来却无法把它变成有用的生活、生产资源,就连老百姓日常的生活必需品都要靠进口,就更别提把“中国制造”卖到海外去了。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短短几十年,不仅“洋火”、“钉子”这些生活必需品实现自己生产,很多“中国制造”也已是远涉重洋,遍布世界,让中国舌尖上的美食、花卉、川派盆景、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运输到世界各地,七国联手合作协议,更是为这种发展和交流推波助澜。
如今,火车鸣笛声在古丝路上不断响起,新的贸易让古老商路再焕生机。4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现在,渝新欧开行频率已经超过每天一班,总班数也早超过了1000班。运输货物品类已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目前的衣服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等品类。目前,国内中欧班列开行城市已达27个,覆盖21个省区市,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中欧班列实现了共同组织安全、畅通、快速、便利和有竞争力的中欧铁路运输,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受益的都是沿线国家和人民,可以节省大量运输时间以及财力物力,所带来的是共享、互通、互惠的目的,为各国百姓带来福祉。
一列列火车,奔行在中欧铁路大通道上,中欧贸易愈发便利快捷,文化和生活的交流也随之增多。足以可见,中欧班列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促进了经济持续向前发展,从而赢得了更多国家的青睐和加盟。我们相信,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壮大,更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参入到这一世界服务品牌中来,联手服务中欧班列,共享“一带一路”红利。(杨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