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欧洲“肉嘎嘎”,让人欲罢不能

2017年05月09日 15:14:4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李兆花 编辑:王梅芳

  5月8日,成都商报有条新闻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26.2吨欧洲进口猪肉搭乘中欧班列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此次运输在过境通关上取得关键突破,也意味着内陆口岸通过铁路运输方式进口欧亚农产品已实现批量常态化运行。

  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等,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之一。大家都知道四川人一爱吃辣二爱吃肉,“回锅肉”、“蒜泥白肉”、“盐煎肉”以及每年过年时腌制的腊肉等,这些让人垂涎欲滴的川菜表明了四川人民对“肉嘎嘎”的喜爱。此次成都进口了26.2吨欧洲猪肉,全程采用冷藏集装箱运输,究竟欧洲“肉嘎嘎”和本土“肉嘎嘎”在味道上有什么不同呢?相信成都市民心中很快就会有自己的答案。

  据媒体报道,该班列从荷兰蒂尔堡始发,历时16天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通过阿拉山口入境后抵达成都。比海运节约45天时间,比航运节约1万元运费/吨,相比较这两种运输方式,中欧班列在运输成本上的优势显而易见,而物流成本的降低势必会大大提高成都铁路口岸肉类贸易企业的竞争力。可再优质的猪肉冷藏一个月的时间,想必味道口感都会大打折扣。所以不管在时间还是运费上的节约最终受益的都将是老百姓,毕竟物美价廉才是消费者的最爱。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吃也是越来越讲究,从吃饱就好到必须吃好,一方面需要自身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对社会物质资源供给的充足性和多样性也有一定要求。此次中欧班列运输欧洲高品质肉类在过境通关上取得关键突破,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百姓们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是实实在在地将开行中欧班列的福利落实到了老百姓的餐桌上。这样的福利接地气,百姓们看得见、摸得着,还尝得到。细心留意,不难发现,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还是中欧班列的开行,其实都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体现出来,一步一步地提高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中欧班列送来欧洲的“肉嘎嘎”,让舌尖上的入口浓香欲罢不能啊!(李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