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段小学生空手开共享单车车锁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几名小学生“破解”小黄车密码后,骑车满大街溜达,看到一位路人想骑时,一位小朋友还“热心”帮助她开锁。其中一个表示,那些不会开车锁又不会骑车的,就会对这些单车搞破坏。(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小学生与共享单车的话题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小学生与共享单车相关的新闻频频发生,共享单车已然成为部分小学生的玩具车。但共享单车的诞生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便利,而不是供小学生玩耍,那么谁能站出来管管小学生,大声的告诉他们:共享单车不是玩具车?
父母。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位导师,也是一生的导师。小学生拿共享单车当玩具车,源于父母的监护不力。我们无法断言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但父母有义务对未成年孩子的行为以及行为后果负责。共享单车属于公司财物,小学生破解密码骑走,无论是否破坏或是遗失,都属于违法行为。
再者根据国家法律规定,12岁以下公民不享有路权,不能骑车上路。小学生骑车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3月26日,在上海天潼路浙江北路路口,一名骑着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孩子被一辆大客车碾压,被救出送医后不治身亡;5月12日,一小学生骑小黄车摔倒后小腿被卡车轮。此类小学生因骑共享单车出事故的新闻屡见不鲜,小学生父母应当教育孩子违法的严重后果。
共享单车公司。尽管有共享单车在APP中明确标注12岁以下儿童不能骑共享单车,但就目前层出不穷的小学生轻易破解、玩弄共享单车事件来看,共享单车密码漏洞问题有待解决,对于共享单车的监督管理也有待加强。根据法律,未满12岁的儿童破解密码,骑车上路,出了问题家长与共享单车公司都脱不了干系。
学校。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法律知识以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告诫小学生共享单车不是玩具车,亦不是小学生能触碰的车!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共享经济在我国已悄然兴起,共享经济未来还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共享经济需要相应的共享文明来匹配,而文明需要从我们做起,从父母、学校、社会的教育、监管做起,从大声告诉小学生“共享单车不是玩具车”做起!(杨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