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中国高铁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载着国人的梦想和期待,从默默无闻到举世闻名。连结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追逐中国梦的路上砥砺前行。
高铁拉近了城市的距离,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民众迫切需要高铁融入生活圈。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他构想了中国高铁的未来。他在乘坐的“光—81号”新干线列车上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更合适了,坐这个车。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如今梦想成真,邓小平同志口中的这样的“车”遍布神州大地,而当今的世界正被高铁催着“跑”。
中国高铁奋起直追,没有停止脚步。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据科技日报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从不足1万公里突破2.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高铁网“四纵四横”的基本成型,到“八纵八横”布局的呼之欲出,中国高铁上演了一部后来居上的好戏,汇聚了世界的目光,也带给世人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据媒体报道,俄罗斯推出了一个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其中有一集是描述中国高铁的,用“全世界最快的高铁”来形容中国高铁,可见其魅力。
中国高铁全面走向世界指日可待。2014年12月的亚欧之旅,“超级推销员”李克强总理亲历亲为,将“高铁名片”推向世界。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参与世界各地的高铁建设四处开花。印尼雅万高铁在“峰会”期间的成功签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未来中国标准引领世界标准的关键,中国有了高铁标准的话语权,中国高铁在世界的舞台上将大有作为。还有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等多个项目正在积极参与前期工作。结合“一带一路”峰会期间对沿线20国青年的民意调查结果,青年们将高铁视作我国“新四大发明”之首,说明高铁深受大家伙的喜爱。中国高铁安全、舒适、速度快、性价比高等优势让留学生们羡慕不已,他们想要把高铁带回到自己的国家,这也是世界的选择。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铁的新线建设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盼望穿越秦岭的西成高铁,看到跨越塞北风区的兰新高铁,也欣赏到蜿蜒岭南山川的沪昆高铁、驰骋东北雪海的哈大高铁。高铁汇聚了铁路建设者的集体智慧,中国高铁技术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我国拥有了高铁自主知识产权。正是铁路建设者对高铁技术孜孜以求的这股韧劲儿,中国高铁创下最高运营时速和最低运营温度等世界纪录也就在情理之中。铁路建设者凭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让我们的高铁“跑”得又快又潇洒。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中国高铁这条东方巨龙腾空而起,人们见证了中国高铁的起步、成长、辉煌,迎来了世界各国人民共享高铁盛果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