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6时许,四川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山体高位垮塌,造成40余户农房、100余人被掩埋,岷江支流松坪沟河道堵塞2公里。(6月25日《人民日报》)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强调要“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并妥善做好失踪人员亲属和受灾人员的安抚安置工作”“目前,已进入主汛期,多地出现较大降雨,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灾害防范,排查各种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和动态变化的特点,灾害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防不胜防。这次茂县山体垮塌来势很猛,让人猝不及防。可是,对于天灾,我们不能“不设防”。如果我们的监测预警能够准一些、早一些,如果我们的隐患排查更细致一些,如果我们的防灾预案再充分一些,这场因降雨诱发的高位远程崩滑碎屑流灾害造成的损失就会降到最小程度。
据报道,茂县地区地形陡峭,以页岩、砂板岩等强度较低的岩石为主,又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易发地质灾害;当地有15天的降雨,积水量大,山体内部在缓慢作用下发生变化,“可能山体已有变形”,更易诱发滑坡。既然如此,当地就更应在灾害预防上多下工夫、多做工作,采取综合防范措施,未雨绸缪,常抓不懈,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茂县山体垮塌,为各地敲响应对灾害警钟。进入主汛期,多地降雨频繁,这也是山洪、滑坡、泥石流的高发期。防灾工作重在“防”。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切实搞好监测预警,努力做到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发送到位,在此基础上,完善应急预案,科学实施防控。特别对于靠近山区和江河的地方,更要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全天候监控、立体化防范,确保应急反应及时有效。
隐患排查是做好防灾工作的重要一环。目前,四川在启动“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应急响应”的基础上,已部署全省无盲点、全覆盖地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各地也要抓紧作出安排,深入实地、逐一排查,不留隐患、不留死角,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理。
灾害猛于虎。专家预计,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引发的灾害将会越来越频繁。多些未雨绸缪,才能有效应对诸如山体垮塌等灾害,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