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名叫刘洪斌的万能专家突然间火了。众多媒体曝光:三年间,她亮相多个地方台,以9个不同的“专家”身份,鼓吹各种神药,被网友戏称为“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不过,随着国家中药管理局等多个官方机构介入,这位表演“艺术家”的演艺之路算是走到了尽头。(6月26日新浪网)
电视神医虚假广告指的是电视节目利用非专业机构、非专业人士假借普及健康知识的名义非法兜售药品,唯利是图,危害群众健康,虚假广告问题比较突出,屡禁不止,既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又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形象的电视广告。
先有胡万林、张悟本,后有刘洪斌之流,繁荣的神医广告市场已然成为产业链,电视虚假广告为何屡禁不止?笔者认为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商品经济中,各商业主体的行为均具有趋利性,电视购物的惊人暴利,违法广告获利的空间太大,风险成本太小,导致电视台和广告商铤而走险。二是相关部门多头监管方式和管理体制导致监管缺位。药品广告实行“事前审批,事后监管”,即药品广告的审批权属于食药局,监督处罚职权分属工商部门,监管不到位、不及时导致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要从源头上杜绝虚假医药广告,需要多管齐下。
要完善立法,明确部门职责。将虚假医药广告的审批、监管、处罚归属同一部门,降低行政成本。相关部门要加强衔接和配合,及时查处、处理虚假医药广告。
要增加虚假医药广告违法成本,加大对虚假医药广告处罚力度。加大对虚假医药广告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医药广告制作者、传播者。
要加强舆论导向宣传,提高公众识别虚假药广告能力。加强科学医疗知识宣传,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要相信科学,切忌有病乱投医、胡用药,求医问病到正规医院,不给虚假医药广告可乘之机。
虚假医药广告泛滥成灾、影响恶劣、危害甚大,杜绝虚假医药广告任重道远,只要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电视广告从业者加强行业自律,广大群众提高科学意识,虚假医药广告必将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