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把握好“四个度”

2020年07月13日 16:56:42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方鸿涛 编辑:卓灵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7月10日在成都举行。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党中央赋予了成渝地区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光荣使命。贯彻好这一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完成这一使命并不轻松,还须在“四个度”上下功夫。

  强化思想认识,体现高度。只有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步调才能一致。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新时代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全国来看,目前已初步形成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的三大增长极。当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的就是要在西部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认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要看到这一战略背后蕴含的完善基础设施新布局、塑造区域协同新格局、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培育创新驱动新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等重大机遇,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来。

  瞄准目标方向,增强准度。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确保行动有正确的方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关键要找准战略方位,具体就是要落实好党中央赋予的“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一极”就是“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统揽性目标,基础在做大经济总量,关键在提高发展质量,要义在服务战略全局;“两中心两地”就是“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是支撑性定位。“两中心两地”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内含现代化产业体系、可持续性发展、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等多重目标要求,必须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

  明晰着力重点,提高深度。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明晰着力重点,提高建设深度。主要是对表党中央部署的7个领域的重点任务,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体讲就是要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强化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协作,深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强化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推动重点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成势;要抓实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的重点任务,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重点任务,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战略推进格局,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效。

  凝聚建设力量,拓展广度。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汇聚各方力量。今年以来,川渝两地省市部门、市州与区县、区县与区县之间,积极响应,对接频频,合作热情高涨。事实证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多方参与、共抓落实的战略推进格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激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活力,用好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充分调动中央驻川单位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社会万千之手同向发力的强劲推进态势。(方鸿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