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旁拍照”事件多发,“守法底线”如何保障

2020年07月23日 14:30: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刘天竺 编辑:罗希阳

为追求铁路内别样的风景,3名在校大学生来到了高崎铁路货场,四处拍照,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举动已对他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甚至逼停了货运列车、危及了列车行车安全。记者从厦门铁路公安处获悉,因影响列车运输安全,3名大学生被杏林铁路公安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受到批评教育。(7月20日 南国早报网)

近几年,类似的情况多次出现。有家长带孩子去铁路线上拍照的、有新婚夫妇追求寓意好去拍照的、有追求刺激的年轻人去拍照的……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影、拍照已是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小事儿,没有数码、单反相机,用手机也能拍。也正是因为“随手拍”器材的普及,人们对照片“品质化、个性化”追求更高。同样是这些需求的存在,促进了摄影艺术的发展,让更多人去“发现美”、有更多机会留住一些“美的瞬间”。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种精神上的需求,而忽视最基础的安全保障。无论是为了解闷还是为了刺激,都不应把自身安全和行车安全放置一边。

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厦门有铁路公园,为什么不去那里拍?我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接触法治教育是机会比较多,很少有人不知道《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但一些人却依然选择“我行我素”,足见其“缺乏对法律的敬畏”。类似这种行为,仅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显然其警示意义不足。建议铁路部门参照“酒驾”的处理办法,对于这些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同时严重危及列车行车安全行为的当事人,通报单位、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唯有能够带来实质性的影响,这些人才会杜绝侥幸心理,真正把“守法”当成做事的底线。

另外,铁路部门除了考虑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以外,还可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针对不同的群体制作易于接受的法治教育素材,突破扁平化的法条讲解,将警示融于画面当中、事件当中,甚至可以请那些因为不遵守《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而给自己、给他人造成伤害的当事人现身说法,毕竟“血淋淋的事实”比说教更管用。

“铁轨旁拍照”事件多发,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结果。但我们更应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守法”是底线,“变他律为自律”才是最理想的法治、安全教育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