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全书以“XX平安”造句的《平安经》引发网友讨论。尽管定价高达299元,但该书在不少网店中已“售罄”。(7月29日据央广网)
据悉,《平安经》的作者是某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一时间,“奇书厅长”成为网络平台热议的对象,原因就在于该奇书内容奇特,全书均以“XX平安”造句,甚至有些荒诞,却出版后被一本正经地“吹捧”,让人大跌眼镜,这和老百姓期待中的党员干部的形象和修养水平大相径庭。
这种“奇书现象”和“肆意吹捧现象”,着实不应该出现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尤其是身居“要职”的党员干部队伍中,这关乎到能否切实为群众谋福利和能否正确树立政府的公信力,而不是用拙劣的“秀才华”去展现“文化魅力”。同时,作为出版社和电商平台更应该审慎对待“价值图书”的刊发售卖,而不是来者不拒,甚至用其炒作出标价299元的“爆款图书”,实则是毫无营养的凑字流水文。其实,是各方的底线意识出现了偏差,案子要查,“奇书”要下架,底线意识更要加强。
党员干部是执政党的人格化体现,瓜田李下,作为领导干部更多强化底线意识,纵然在业余时间追求个人爱好无可厚非,但也要主动避嫌,不能让底线意识旁落,不能让规则意识隐身,更不能让权力介入个人利益中,真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避免腐败滋生的可能。如此方能用好人民群众和党组织赋予的权力,方能获得百姓信任,不负党和人民所托。
“奇书现象”的背后,不是一个人事,而是一群人的事,强化底线意识,不应仅仅是党员干部的事,更是社会各界的事,我们的行为本身不能仅仅依附于“现实利益”,而是要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各行业规矩,为国家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正向价值。(杜斌斌)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