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拒绝“剩宴”,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2020年08月14日 10:20:28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杨旭 编辑:崔凤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为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3年11月18日印发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是,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拒绝“剩宴”,必须破除“好面子”的虚荣心理,端正思想观念。要进一步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俭节约的先进典型,积极倡导节约光荣社会风尚,推动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华民族具有热情好客、善待朋友的本性,但我们不能变“热情”为“虚荣”和“摆阔”。餐饮业需担当节俭责任,要追求利润,更要注重服务,让顾客快乐消费,吃得多不如吃得好,勤俭节约更是历久千古、令人称颂的民族传统。因此,拒绝“剩宴”,就要破除“传统”上“好面子”的虚荣心理,正解“热情”,讲究“节俭”,放下“面子”,远离“盛宴”。

拒绝“剩宴”,必须健全“厉行节俭”的刚性制度,加强制度保障。要深刻认识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规定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制订和完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规定,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实加强引导和管理食物浪费和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要抓好监督,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真正做到发现一起、曝光一起、实时曝光,才能以儆效尤,从而促进作风的持续好转形成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的强大舆论压力,健全厉行节约、人人反对浪费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

拒绝“剩宴”,必须强化“全民参与”的素质培养,注重养成教育。要注重结合融入,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导向,广泛开展开展“理性消费,文明餐桌”为主题的全民节约教育活动,在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俭以养德向我看齐”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注重社会公德养成,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教育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成为良好的家风、家传,让每个公民都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和“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现代教谕。全社会共努力,营造以节约粮食为荣、浪费粮食为耻的社会氛围,以平常心态看待餐饮,不再追求“盛宴”,则“剩宴”可拒。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拒绝“剩宴”,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高度,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不仅仅是思想教育、认识提高的问题,还需要在制度管理上有所改进,让“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阵风,从而做到拒绝“剩宴”,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作者: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