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据8月11日新华社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我们身边铺张浪费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这是为何?
反思种种令人痛惜的浪费现象,是一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更多的是社会从众心理作祟,是社会普遍现象。要从根本解决,必须从自身做起。根据网友的评论,矛头就直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类群体主要是公款浪费,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流失、社会正义的贬值、民众的不信任和贪污腐败的盛行。但一个不能忽略的现象是,社会群体的不自觉,助长了像污染环境、攀比炫富等社会不良风气。无论哪类群体铺张浪费,症结都在自身,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势在必行,须从我做起。
内化于心,塑造勤俭节约自觉意识。在物质艰苦的年代,勤俭节约能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激励人们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却在浪费更多的同类资源,满足自己享受消费的欲望。为何生活富足了,人们却没了勤俭节约自觉意识,原因正是人们缺乏危机意识。安不忘危,方是生存之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甚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资源,离不开勤俭节约,之所以,要保持一定的危机感,适度的饥饿感,形成勤俭节约的自觉意识,具备获取追求的欲望和动力,从而如饥似渴地吸取、发愤图强地进取。
外化于行,提高行动自觉贵在坚持。铺张浪费不仅仅与“大气和小气”有关,要改变铺张浪费还须从源头抓起,还要从我们生活当中的坚持做起。例如办公室人走灯灭,随手关掉长明灯;不用自来水龙头直接冲洗拖把,随手关住水龙头;办公区域夏季空调温度设置在25摄氏度以上,开空调时不开门窗;打印纸正反两面用等。可以说,都是举手之劳,只要去做,就可以做得到。然而,就是这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仍然有人做不到,仍然有人不去做。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倡导和参加勤俭节约行动,把所谓的“小气”“事不关已”转换成一种文明,让大家都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不断提高行动自觉,决不能上面一声令,下面搞成一阵风,勤俭节约贵在形成习惯和坚持。
勤俭节约,它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明,更是一种品质,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承和坚守。让我们携手传承美德,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务必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者:蒲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