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一些城市接连在网络引发眼球效应,粉丝纷至沓来,游客扎堆涌入。以湖南长沙为例,这个双节期间,橘子洲、岳麓书院、梅溪湖大剧院等地,每天都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排队“打卡”。“网红城市”是利用互联网来经营城市形象的一种新思路,其本质是注意力经济——谁吸引到更多的公众注意力与关注度,谁就能获得更多的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关键性发展资源。虽然“网红城市”可以在短期内带来很多正收益,但如何防止“网红城市”徒有形式、昙花一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必须抓住发展经济这个“硬核”。塑造和推广城市形象,不应仅仅着眼于打造网红“小盆景”,背后其实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森林”。虽然在GDP总量上,一些“网红城市”与发达城市相差无几,但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上仍有不少差距。让“网红城市”成色更足,必须牢牢抓住发展经济这个根本,一体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动“网红城市”经济转型、创新发展,以便能够创造出更多更有含金量的“打卡圣地”。
必须完善基础设施这个“硬件”。“网红城市”具有明显的短期化特点,客流接待量不稳定,短期内量级大升大降,从而导致公共服务设施与接待设施的配套规模难以把握。让“网红城市”成色更足,必须主动适应、把握“网红城市”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紧紧围绕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交通等出行必需的方方面面,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加大公共服务设施与接待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网红城市”接待能力更富弹性,更好地满足外来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必须用好城市管理这个“硬招”。网红效应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其流动性强,不确定性强,加上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网红城市”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让“网红城市”成色更足,就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些挑战,着力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化建设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技术,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红效应”带来的问题。(九嶷小超)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