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外贸增长0.7%,向世界传递出100%的信心

2020年10月15日 11:01: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王玉星 编辑:邱令璐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0.7%;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进口10.41万亿元,下降0.6%。”10月13日,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7%,首次实现年内累计增速由负转正,不仅充分说明中国外贸发展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也彰显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更向世界传递出了100%的经济复苏信心。

当前,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交往严重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不确定不稳定性明显增多,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严峻。不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出台一系列稳定供应链、产业链和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狠抓落实,积极有序推动国内企业复工复产。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的影响下,我国对外贸易顶住压力勇开顶风船,特别是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均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

政策出在“点子上”,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的落地见效,是首次实现年内累计增速由负转正的根本保证。比如,聚力“六稳”“六保”,统筹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提出56条稳外贸、稳外资措施,使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又如,全面推进“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绿色通道”及免到场查验等便利化措施,通过减免进口滞报金、滞纳金、免征加工贸易货物内销缓税利息等措施,累计为企业减免和节约资金近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5%、-0.2%和7.5%,呈现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稳、三季度全面反弹的发展态势。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进出口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不得不承认,一项项围绕稳外资、稳外贸的政策举措在逐步释放红利,这都为增速由负转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六稳”“六保”成效显著,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从推广“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理念,到不断深化疫情防控合作,再到大力推进中欧班列发展……这都是“放管服”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的硕果,更是疫情下落实落细“六稳”“六保”政策的生动实践。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6.75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3.85万亿元,增长2.8%;进口2.9万亿元,下降0.3%。最为重要的是,对部分主要贸易国家进出口实现了较快增长,像对越南、土耳其、波兰、泰国进出口分别增长了18.5%、17.1%、13%、10.9%。这份亮眼“成绩单”,既体现出世界市场需要中国,也体现出中国市场需要世界,正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也会让中国外贸进出口回稳向好的势头继续得到巩固,更能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信心。(四川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王玉星)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