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车厢”考验乘客规则意识

2020年10月30日 16:59:45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崔凤娇

  京沪高铁将试点“静音车厢”服务。据国铁集团介绍,“静音车厢”最早于2020年12月23日起开启试点,旅客可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网友围绕“静音车厢”提出了各类推广方案,要在电影院、飞机舱、等一切公共场合推广“静音”。也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认为要推广“静音车厢”首先要明确清楚标准。(10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据国铁集团介绍,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可见,“静音车厢”并非强制乘客必须保持安静,而是将选择权交给乘客手中,让葆有规则意识、愿意遵守行为规范的乘客,共同配合“静音车厢”的要求,打造一个安静的乘车环境,以利人利己。

  “静音车厢”实则是一道文明测试题,将考验乘客的规则意识,以及高铁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调解能力。在现代文明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下,遵守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乘客出行时,应树立规则意识。如果乘客主动选择“静音车厢”,就意味着其愿意遵守规范标准,假如破坏规范的话,那就属于违约,说明该乘客的规则意识、文明行为尚不合格。因此,在高铁管理规则和文明出行规范之内,对于违反规则的乘客,可以施加相应的惩戒,比如禁购“静音车厢”车票。

  很多乘客坐高铁时最怕有噪音干扰,诸如熊孩子吵闹、大声接电话、外放视频音乐、聊天、打牌等,都会制造出很大的动静,令人坐立不安。由于高铁属于全封闭式环境,对车外的声音屏蔽效果很好,那么车厢内的噪音就会凸显,稍微有点大的动静,就会吵到周围一片人。因此,乘客如果能够保持安静,共同遵守“静音车厢”的规范要求,那么就可以创造一个更舒适的乘车环境,自然是非常有益的选择。

  目前,针对部分乘客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时,铁路工作人员只能劝阻,并无处罚权。《铁路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七项失信行为,其中“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且危及铁路安全、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将被纳入“黑名单”,给予禁购车票的处罚。可见,如果乘客行为达不到严重标准,也就不适用该项规定。何况,有时候噪音并非刻意为之,比如婴儿哭闹就无法预判,也很难控制住。

  从广大网友的反馈信息看,“静音车厢”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有很多人表态愿意遵守相关规范,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既然现在无法做到所有车厢都保持静音,那么不妨进行小范围的尝试,通过让乘客自主选择“静音车厢”,来营造安静乘车环境。如此可进行有限度的区隔,将有相同需求的乘客聚拢在一起,并形成一个正向激励作用,逐步扩大文明乘车规则的影响力,达到以点带面、渐进式改善的效果。(作者: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