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一家长称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家长群里出现的问题,引发不少家长共鸣。(11月2日 新京报)
作为家校沟通的载体,家长群本是为了共同监督和教育好孩子,不应该变成家长的“压力群”,不应该成为家长向老师溜须献殷勤的“夸夸群”,不应该变成老师对学生家长发号施令、布置各种任务的“任务群”。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术业有专攻,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缺一不可,只是分工和侧重点不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主要靠学校和老师,学生为人处世、人品德行教育则主要靠家长。家长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学校老师,学校老师也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家长。批改作业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不能由家长代劳,老师只有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才能知道哪些错误是普遍性的,哪些错误是个体性的,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张弛有度,突出重点,传道授业解惑,安排教学任务。
如果让家长批改作业,那么家长的辅导思路和老师是否一致?解题方法能否让孩子接受?这些都是未知数。家长以成年人思路帮助孩子学习是不科学的,而老师是有专业素养的,他们掌握科学的教学方式才是符合孩子认知习惯的。况且家长除了要忙于工作,还要处理家务,这些已经让家长身心俱疲。更何况大多数家长不从事教育相关工作,对于孩子所学习的知识点也已经忘了大半,强行让家长批改作业,只能逼着家长重新学习知识点,无疑给家长增压,引发更多的社会焦虑。
因此,给家长群“瘦瘦身”“减减压”,让它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同步重要信息、友好协商、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的地方。让教育回归课堂,让老师成为知识教育的主导者,家长负责配合老师工作,让学生能学有所得,家长负担减轻,才是课堂教育该有的样子。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