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75亿。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10分钟。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愈发普遍。(11月11日 中国青年报社)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不管是对家庭而言,还是对国家的发展而言,都是必须放在突出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信息化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便利同时,也让我国触网的年龄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更让“小眼镜”多起来。要更好地破解这些问题,为青少年量身定制一种“青少年模式”,这对于无数家长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当然,开启“青少年模式”简单,但是要真正地让这种模式发挥出作用,关键还需要用好“科技密码”、“家长密码”和“社会密码”,唯有这三种密码共同发力,才会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管控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用好“科技密码”,让青少年用网“受限”。网络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地方,在这里很容易让强少年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强制退出”的方式,让手机、电脑、平板在这一刻都成为“砖块”。显然,要达到限制青少年使用时长和时段的目的,就要用好“科技密码”,要更智能地满足限制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各种需求,才能更好地起到约束作用。
用好“家长密码”,让青少年用网“受教”。要管好青少年,自然不能一味地把事情甩给科技,家长也需要主动介入,要用好守护平台,能够更及时地管理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全过程,才能及时地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也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监督缺乏自制力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正确触网,有所收获。
用好“社会密码”,让青少年用网“受管”。青少年使用网络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仅需要科技来帮忙、家长主动介入,也需要社会能够主动担当各自的责任。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青少年人使用网络的管理力度,学校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商家要主动拒绝青少年使用网络,方能形成更周密的管理体系,能够让青少年不再沉迷在网络的世界中。
“青少年模式”的好理念,要变成好行动,就需要多方发力,加大对青少年的管理力度,用好“三种密码”,才能让青少年正确地打开自己的触网方式。(婧蓝)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