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疫情防控健康防线,一起来打抗谣言“预防针”

2020年12月11日 18:02: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婧蓝 编辑:崔凤娇

  12月9日上午,四川省委书记、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前往成都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他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加大疫情防护宣传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坚决制止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成都疫情,牵动各方的心。当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成都出现的疫情新情况,让成都从“常态化防控状态”及时地转向了“战时状态”,快速做出了相应的防范工作,开展核酸检测,整个抗疫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但是,在各方力量全力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在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假消息”,比如“成都封城”“钟南山院士来成都参与防疫”,让紧张的抗疫氛围,增加了更多的不稳定性,也容易让大家的心理防线出现问题。要坚决地对谣言说“不”,更需要从科学教育、信息公开、心理疏导等三个方面,拉起疫情防控的健康防线,避免让“谣言”拖了后腿。

  用科学教育筑牢思想健康防线。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这些谣言,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谣言止于智者”,更需要多一些主动行动,让大家在蜂拥而至的信息之中,能有辨别真假的能力,这就需要用科学作为筑牢思想健康防线的“主心骨”。要把疫情防控的管理部门、专家、媒体、科普工作者衔接起来,握指成拳,为科学宣传搭建平台,用科学拨开云雾见真相。

  用官方信息筑牢言论健康防线。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大家获取知识的速度更快,也让谣言“跑”得更快,要帮助群众及时地剥开谣言的“迷雾”,还需要官方信息跑在谣言前。要对网上存在的谣言进行及时地澄清,也要拓宽大家了解官方信息的渠道,更需要通过对当前的抗疫进度进行及时的公布,让抗疫的工作能够更直观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用事实来戳穿谣言,才是更直接,更快捷的方式。

  用心理疏导筑牢心理健康防线。对于谣言,为何有人相信?说到底还是因为对新冠肺炎疫情有一种恐慌的心理,这就需要加大对这一类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因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容易导致在生活物资、口罩、酒精等方面出现囤积货物的情况,在这个时候,尤其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确保供给,用法律的武器惩治这些趁火打劫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才能够疏通群众心中的“堵点”,让谣言不攻自破。

  谣言抵制,人人有责。要筑牢疫情防控的健康防线,这就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不信谣、不传谣,一起打好抗谣的“预防针”,才能为疫情防控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成为推动疫情防控的正能量。(文/婧蓝)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