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妇女报微信公号发文称,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男女双方两头皆是婚娶婚嫁,夫妻两头走。同时,两头婚的家庭一般会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第二个随母姓。再次引发关于婚姻形式的热议。
婚姻大事,事关两家。结婚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事情,更是涉及双方背后家庭的事情。现代社会,大多数中国家庭采取男娶女嫁的结婚方式,结婚后孩子冠之以父姓。而在江浙地区悄然兴起的一种“两头婚”,别具一格。
一方面,这种俗称“不来不去”“不嫁不娶”“两家拼拼”的结婚形式,让男方不再需要支付彩礼,女方也不必送上嫁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双方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相比于嫁女儿或者男入赘,双方均没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随自己姓氏的孩子,满足了长辈们拥有“孙子”的需求。
这也是“男女平等”在婚姻上的有效实践。一些双职工家庭,男女双方都有事业,女方还需承担着男方所不能的生娃之苦,凭什么孩子只能随父姓?同时,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口号,也在这种婚姻形式下得到了充分印证,在不伤及各自体面的前提下,也能够让女方家庭有了“延续香火”的机会。
但现实中,这类婚姻形式也有着不足。比如,虽然有的家庭形式上是“两头婚”,但实际上还是以男方为主,并没有真正做到平等相待。有的家庭为了孩子冠名权争吵不已,特别是,女方家庭为获得冠名权,给本不想生二胎的女方造成很大压力。除此之外,因为“两头婚”没有外公外婆,只有爷爷奶奶,也存在着双方家庭各带各自姓氏孩子的情况,不仅让孩子家庭观念淡薄,更会激发两家矛盾,造成非你即我的冲突。
以吾之姓,冠汝之名,本是爱的自发表现。但因为爱的背后还有生活琐碎,爱的背后更有养育孩子、赡养老人的责任义务。因此,“两头婚”打破了传统的“一边倒”,如同天平一般,平衡了男女双方家庭,让刚结婚的新人们能够“轻装上阵”,也能够互相分担。
婚姻形式,毕竟只是一种外在。无论是“两头婚”还是传统婚,如果没有感情基础,再好的婚姻方式都无法实现长长久久。对于父母来说,尊重子女,不仅只在于给予准备彩礼、嫁妆这种外在物质,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并尊重他们的结婚意愿。
透过“两头婚”,也给社会提了一个醒。之所以一些父母害怕子女因结婚而远走高飞,江浙一带父母甚至对女儿有着“不远嫁”的要求,其原因除了不舍之情,更有养老之忧。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壮大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产业,让更多父母无惧养老,方能让更多儿女无畏婚姻,畅享爱情自由。(吴昊)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