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发快递”骗人,“不盲收”才是真经

2021年01月05日 09:51:3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王恩奎 编辑:卓灵

  近日,记者接到多个报料:有消费者最近没有买东西,却收到一个到付快递,打开快递却发现无非是一些几块钱的地摊货,价值远远低于到付款。记者对此线索追踪发现,这种快递背后是一条涉及购买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外包客服的黑色产业链。业内人士和专家提醒,来源不明的货到付款快递不要签收,接收快件时最好当场验货,同时呼吁尽快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机制。(12月30日澎湃新闻)

  “盲发快递”,是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诈骗分子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客户信息后,不需要客户下单购买产品就发货,他们利用到付款和实际货品的价格差获利。

  记者发现,受害者一般会收到数据线、沐浴露、指甲剪、毛绒玩具,甚至是几张废纸。少数人考虑到没有网购拒签快递,然而大部分受骗者以为是家人、朋友购买,或是自己下单后忘记了而选择付款签收。“盲发快递”首先利用了人们误以为是家人或朋友所买快递的心理。其次,利用单次金额小与维权成本高的不对称性,许多消费者不愿运费自付或漫长的“折腾”而放弃退货,更鲜有报案。

  “盲发快递”骗人,“不盲收”才是真经。防止“盲发快递”骗局骗人,首先是多长个心眼。家里来了“快递”,应该先看清楚是谁寄来的,是什么物品,如果自己没有购买,是不是孩子或家人购买的,应该及时联系沟通,问清楚情况。如果没有人购买,对“飞来之物”应该拒收,千万不能贪图小便宜而盲目收下付款,这样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地下有陷阱。对于不明“快递”,不弄清情况下应该坚决拒收,“盲发快递”骗局也就没有用武之地。

  防止被“盲发快递”所骗,个人信息保护很重要。骗子之所以可以“盲发快递”“精准”投递,“精准诈骗”,暴露出时下个人信息泄露形势严峻。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被暴露在电商、外卖等不同平台,快递面单、系统漏洞等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专家建议,应从法律规范、行业标准、技术等方面持续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泄露、交易个人信息。同时个人自我保护也很重要。诸如网购填写收货地址时,建议不要填写自己的详细住址,避免个人居住信息的泄露。

  对“盲发快递”骗局,应依法严厉打击。据报道,“盲发快递”骗局,实行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做盲发首先要找一个快递公司合作,安装快递后台发货系统。盲发快递涉及不法分子泄露交易用户个人信息,合作快递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包企业专门负责用户退单等多个环节。做盲发时,他们一般与揽件快递员沟通,发货人和地址都填假的。因此,对于“盲发快递”骗局,应以诈骗罪论处,依法严厉打击。同时,对于快递公司明知是“盲发快递”,仍然与“盲发快递”合作,对于快递员工与盲发快递的不法分子勾结,出卖个人信息等应以“共同诈骗”论处。(王恩奎)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