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西安药王洞道路上一辆车被贴了不少催缴单,经核实,该车欠费已2年多,共732笔累计55033元。车主称车已报废,本打算当废铁卖一直没空。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巡查人员表示,不管车是否报废,占了停车位就要正常收费。(1月6日新京报网)
时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而停车位紧张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僵尸车”的出现无疑加剧了停车难问题。更是布满灰尘的车身、干瘪泄气的轮胎、散发出阵阵异味的车厢……这些长期停滞不动、占据公共空间和有限停车资源的“僵尸车”,不仅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一大困扰,引发的各种卫生与安全隐患更是让人心存忧虑。
让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僵尸车”付出代价。公共停车位不是报废车的“久留之地”,“僵尸车”的存在,对公共资源是一种挤占与浪费,尤其是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长期占用公共空间,成为一种新型垃圾,影响市容市貌,也影响环境卫生。对此,管理部门头痛,市民也不待见。强化对“僵尸车”的处置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等追查“僵尸车”信息,并依法对车主进行处理和责任追究,从缴纳停车费、滞纳金等对“僵尸车”实行溯源处罚,其他职能部门也应采取依法追究车主随意丢弃报废车辆影响城市管理和公共管理责任的方式,让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僵尸车”付出代价,杜绝随意丢弃“僵尸车”的行为,不能任其消耗公共社会资源。
解决“僵尸车”问题刻不容缓。西安的这起5万元停车费给各方都提了个醒,车主与职能部门都要对“僵尸车”负起处置的责任,解决“僵尸车”的问题,既要靠车主的主动处置,也要靠管理部门的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不可任其一弃了之。有关部门应依法建立报废车辆强制程序报废制度,建立车辆从登记注册到报废的全链条服务,依据车辆购买登记的资料,对所有在册车辆的处理行为进行跟踪监管,及时处理停车超时的报废车辆,依法科学处置报废车辆。小区物业和停车场等应严格车辆进出管理制度,防范“僵尸车”的情况发生,让公共停车位发挥其公共价值,让其流动起来惠及车主、得到高效利用。车主们要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处理好闲置车辆,不能为自己的一时便利损害公共利益。
“僵尸车”问题背后蕴含是城市治理的大智慧。我们的城市在日益发展,不能让“僵尸车”成为影响城市文明进步的阻碍。但目前有关“僵尸车”的治理仍存在法律缺位和空白,这给整治行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对“僵尸车”的界定,明晰有关执法部门的处理职责,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处罚细则,为合法处置“僵尸车”提供有效支撑,从根本上整治和解决“僵尸车”这一疑难问题。(潘铎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