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养老机构“跑路”卷走老人的幸福

2021年01月08日 10:02: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潘铎印 编辑:卓灵

  入住养老机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3万个,床位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214.6万人。然而,近期记者在北京、长沙、南昌等地调查发现,多地发生养老机构“跑路”事件,一些老人动辄数十万元的养老钱被卷走。(1月8日中山网)

  从媒体的报道看,涉事的养老机构为民营养老机构。作为公办养老机构的有益补充,民营养老机构近些年蓬勃发展。然而,时不时爆出的卷钱“跑路”新闻却让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预付消费领域“坑多多”,让人防不胜防。近年来,随着“银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资本争相进入,但养老行业总体存在门槛不高、发展不成熟、鱼龙混杂等问题,有的养老企业老板动机不纯、实力不足,进入养老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而不是真正想从事养老服务。以近期“暴雷”的养老行业为例,由于养老机构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大,回报周期比较长,很多民营养老机构资金链紧张。为此,一些养老机构以销售会员卡、优惠卡等名义,让老人存入一定金额,以获得优先入住和打折优惠资格;个别机构还会承诺在不能入住的情况下,按预存金额的一定比例返还本金和高额利息。很多老人信以为真便交了几万、几十万元不等的“会员费”。岂料,一些无良企业、不法商家却卷巨款“一跑了之”。

  莫让养老机构“跑路”卷走老人的幸福。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卫计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老年人口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目前国内专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远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养老产业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很多老年人对更安心、舒心、放心的养老机构和环境有现实需求。但多地发生养老机构“跑路”事件,不仅让选择入住的老年人蒙受经济损失,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而且让不少人对民营养老机构心生疑虑,影响了民营养老机构的长远发展。根治养老行业的“病症”迫在眉睫。

  扎紧养老服务的“篱笆。各地方应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民政、公安、市场监管、卫健、税务等部门联动、数据共享的监管机制,将养老业态纳入监管范畴,明确收费细则等相关政策,引入第三方存管方式,实现监管全覆盖,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要严把市场准入关,提高准入门槛,明确退出机制,对不符合有关标准的害群之马,坚决注销、清退出场,加强动态、跟踪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防范不良企业、不法分子“滥竽充数”进而“空手套白狼”。要加大打击、追缴、惩处力度,落实信用约束、联合惩戒等措施,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震慑,让养老机构的经营者“不会跑、不敢跑”。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及时公布养老服务机构“白名单”,加强公众风险提示,让老人远离非法集资、切莫上当受骗。

  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步入良性发展循环。让老年人拥有体面、安心的晚年生活,让他们相信社会诚信、远离各种欺骗和陷阱是社会的良心,让老人能够老有所养,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潘铎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