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印发四川省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一版)的通知》,严格落实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通知特别强调春节期间,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带头在川过节。
春节将至,面对全国上下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减少人员流动,有利于疫情防控。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吉林等24个省份倡议就地过节。笔者认为,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党员干部要亮明身份以身作则,带头“就地过节”,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
党员干部带头就地过节,做好党委政府的“好帮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办国办近日同样明确提出,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在疫情面前,党员干部作为中坚力量,要冲锋在前、主动担当作为,勇当宣传员、战斗员和信息员。春节疫情工作压力增大,党员干部要协助社区,指导居民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三无小区值守、人员排查追踪、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加强社区疫情防控能力,构筑牢固疫情防线,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党员干部带头就地过节,当好人民群众的“好榜样”。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天下慈母常对游子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但受多地出现散发疫情影响,“就地过节”成为了2021年春节的明智之举,况且绝大多数群众还尚未接种疫苗,不注意防护的话,仍有感染可能。党员干部要带头就地过节,做到“非必要不出县、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出境”,并在单位登记备案。在疫情面前,我们虽然不是白衣天使,不是科研人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但“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不以功成名就来定论,只以做好遵纪守法的榜样来衡量。
党员干部带头就地过节,筑好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就地过节”一头连着务工当地的城市发展,另一头连着千里之遥的父老乡亲。各地党员干部就地过节时,一方面应首先考虑给务工人员在生活上及早准备、充分安排,让他们感受到他乡的温暖、单位的关爱、浓浓的“年味”,也可通过丰富多彩的年节活动增进对当地城市文化底蕴的了解,排解乡愁和思念。另一方面,基层政府、社区村委摸排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表扬他们顾全大局,要在春节时给他们的父母送上简单慰问和祝福,以表对抗“疫”工作的支持和贡献。同时通讯公司可在春节当天发出免费流量“大红包”,节前开展网络线路检修,保障网络畅通,促进网上“云团圆”“云聚会”“云祝福”,让家家充满欢声笑语。
党员干部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高度,坚持以身作则、就地过节,在5G时代以视频、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云”拜年,遥寄思念和祝福,共同以实际行动吹响战疫“集结号”。(万代红)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