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时评:鼓励就地过年还应多些“年味服务”这样的套餐

2021年01月14日 11:41:47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堂吉伟德 编辑:蔡晓慧

  浙江省总工会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市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做好服务保障,引导务工人员留在浙江过年。各级工会积极响应,温州、宁波、舟山等地纷纷发出倡议书,倡导职工留浙过年,并推出年味十足的各项服务,让职工即使不在家乡也能感受在家团圆的温暖。

  时下进入了冬季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据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1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4例,本土病例124例。于防控技术上讲,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是做好精准防控的重点,否则就会增加疫情防控的难度,有造成大面积扩散和传播的风险。

  冬季气温较低,时下又是一年最冷的时节,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病毒的存活,也是疫情传播的高发期,再加上人流量最大的春节来临,人潮涌动会让病毒的扩散变得更加容易。隔离是最好的治疗,静止是最好的预防,实行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其意就在于此。

  不过,每逢佳节倍思亲。“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既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早已成为一种集体性习惯。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春运受疫情影响,发送旅客人数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约五成,但发送旅客仍然高达14.8亿人次,比全国总人口数量还多。借鉴已有的防控经验,在春运期间实现“就地过节过年”,对疫情的可防可控尤为关键。

  也正是这样,国家卫健委倡议在工作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当地。另外,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等24个省市倡导就地过节,一些地方对机关事业单位等公职人员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就地过年过节已有越来越广泛的共情共识。不过,倡导并不具备强制性,在乡土情结和探望亲人的情感需求下,个体回家的冲动依旧强烈,除了用“疫情防控”的大是大非去晓之以理,还应采取更加多元的措施动之以情,欲要留下身更要留下心。

  为此,有的地方采取了“真金白银”的补贴给予激励,或发钱、减房租、免费提供防疫物资,或提出为留下人员提供加班补助,比如某鞋业公司送出的“新春礼包”是,留下来过年的员工可以拿到1000元红包、400元节日补贴、100元压岁钱,春节期间上班还可享受最高5倍的工资。该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一半的人员留下过年,但还有一半人则还会选择返乡,由此说明仅靠物质激励发挥的作用还有相当有限,需要进一步采取综合手段。

  物质激励措施之上,应当还有情感的考量与满足,外来人员有了精神归宿,才会坚定留下来的决心。为此,福建省总工会推出一份倡议、一次协商、一场慰问、一批年货、一顿年夜饭、一趟周边游、一套健康服务、一系列文体活动组成的“八个一”暖心服务,浙江省实施综合性的“年味服务”,全面开放文化阵地、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免费开展技能培训、深入开展慰问走访,让留下的人员获得了尊重,得到了欢乐,有了“他乡即故乡”的归宿感,留下才没有遗憾,付出也会获得回报。

  疫情防控固然人人有责,不过人性需求与精神需要更离不开积极回应。鼓励就地过年,应多些“年味服务”此类套餐,如此才会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也才会在疫情防控的全局行动中,构筑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堂吉伟德)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