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当奥运圣火于2022年2月4日再次点燃,世界目光也将再次投向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北京。
申办和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历史节点,历史使命。这将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也将成为全球首个举办夏季、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坚实履行承诺,彰显大国担当。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电话时强调,我们以筹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相信在有关各方大力支持下,中方一定能够如期完成各项筹办任务,做好全面准备,确保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性危机,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中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冬奥筹办,推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向前推进。这既是中国如期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坚定信念,也是中国承担大国责任、传递团结希望的积极作为。2020年底,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完成。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进展十分平稳顺利,“几乎是一个奇迹”。
奇迹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过去5年间,北京冬奥组委扎实开展各项具体任务,三大赛区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冰雪运动的火炬”已经点燃,不仅走向东南西北,还走向春夏秋冬;冬奥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牵引作用显现成效,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共同获益,美好的申办愿景一步步化作现实,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正努力书写两份优异答卷。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再一次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特别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筹办过程中得到全面贯彻。办好北京冬奥会,不只有决心和底气,更有密码和钥匙,全国一盘棋,全民一股劲,助推北京冬奥会在冲刺阶段跑出新的加速度。
借助冬奥符号,传播中国形象。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个比赛设施拔地而起,雪场、冰场建设瞄准世界一流水平。走近拔地而起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晶莹剔透的曲面玻璃幕墙像丝带飞舞一般灵动;登上小海陀山远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犹如一条在山间盘旋舞动的巨龙;在张家口崇礼古杨树场馆群,“冰玉环”牵手“雪如意”,展现着中国风的魅力……几年间,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许多冰雪项目从无到有,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刷新着冬奥筹办的中国速度与质量,为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指导下,在中国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持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再一次兑现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将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2022年,让我们相约在北京,共同欣赏冬奥梦交汇中国梦的精彩乐章。(潘铎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