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印发《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明确了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段的实际情况,原则上在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免费开展1—2课时的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超过下午六点。(2月25日《深圳商报》)
目前,全国各地小学放学时间都比较早,早的下午三点半放学,迟的也是四点半左右放学,而“上班族”家长到下午五、六点才下班。作息时间的不匹配,家长没有办法接孩子,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同时,学生放学时间早催生了大量校外托管班,增加了年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并且一些校外托管班良莠不齐,无证、非法经营,存在消防、食品安全等隐患,学生家长总是提心吊胆。“三点半” 现象已成为年轻父母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难题。
深圳推出免费课后延时服务,无疑是对社会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作为一种新的学校服务方式,对于家长而言这是“好声音”,让家长在时间上更宽裕,辅导孩子的压力也得到降低,还能够有效地约束孩子,避免独自回家、独自在家的无人监管“真空地带”,让中小学生有更规范的生活,安全系数得到了较大提升,还避免家长把孩子交给培训机构、托管机构,减少了经济支出,是为家长减负的有益之举。
深圳市提出的“免费课后延时服务”是一剂良方。既解决了“双职工”难以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也能让学生在学校就完成家庭作业,对于家长、学生都是一个好举措。更重要的是,《指导意见》提出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作业、自主阅读与教师答疑等学习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科技馆、德育教育基地、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场馆,开展参观、学习、训练、体验等活动;积极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的各种教育服务活动,因材施教,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更是有关经费由政府保障,不得向家长收取费用。延时服务立足于学校组织活动,代替家长照管孩子,还带着孩子开展有益的活动,开展有针对性地寓活动于教育,提供校内课堂无法解决或者功能较弱的教育服务,为学生成长提供了“营养餐”,真正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快来的成长。为打造素质教育“课后延时服务”点赞.
当然,“免费课后延时服务”给家长带来了福音,但老师们的工作时长增加了,压力增加了,要让教师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完善制度,对参加“免费课后延时服务”的教师,给予合理地调整休息时间,让教师在付出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回报,让教师在课后服务学生的过程中更加用情用心。
期待各地借鉴深圳市的做法,把探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在更宽领域发展素质教育的新阵地,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紧密结合,统筹谋划,稳步推进,让放学后延时服务换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把操心事变成暖心事。(潘铎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