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视力矫正市场野蛮生长

2021年03月19日 09:23: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潘铎印 编辑:卓灵

  随着近视低龄化现象愈发常见,很多家长把矫正孩子视力当成一件大事。但市场上存在的诸多乱象,却让人放心不下。据“北京日报”记者报道,有近视治疗中心向顾客兜售各种治疗方案,包括穴位按摩、敲打、扎针、泡脚、仪器训练等,这些治疗收费不低,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次治疗持续45分钟左右,只要开始治疗,就不能少于一期,也就是10天,每期的费用都在4000元以上。”(3月19日光明网)

  近视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外貌影响非常大,近年来近视已经成为万千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有些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家长这种焦急的心理,开始在市面上宣传各种矫正视力的治疗方式和相关产品。这些治疗方式和相关产品都拥有普通人不懂的“专业名称”,推销人员在介绍中常常把原理说得神乎其神,把功能鼓吹得玄之又玄,家长很容易被“唬住”。

  其实,真性近视度数不可逆,矫正视力多是炒作概念。深圳眼科医院视光学专家严宗辉博士表示,大多数的近视眼患者都是真性近视,真性近视的近视度数是不可能降低的。目前,市场上名目繁多的视力矫正项目虽然理疗手段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通过按摩起到缓解视力疲劳、提高视物清晰度的作用,这些疗效都是暂时的,对于降低患者的近视度数毫无帮助。视力矫正项目属于医疗保健范畴,一般情况下也没什么副作用,因此对于项目的疗效和从业人员的资质相关部门也很少进行监管,而商家正是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通过炒作概念牟取暴利。

  遏制视力矫正市场野蛮生长。作为一个规模庞大且在不断扩张的市场,近视治疗领域的诸多乱象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加强近视治疗市场的监管,严把审批关,严格准入制,严防不实虚假机构混入市场,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安全。加大执法力度,对不法商家进行专项整治,坚决查处无效产品、无良商家,对恶意吹嘘、夸大宣传等方式骗取消费者钱财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处罚,不姑息、不纵容,通过高额罚款让其付出高昂代价,遏制视力矫正市场野蛮生长。要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广大市民积极举报“问题”近视矫正医疗机构,狠刹虚假宣传、欺骗性消费的歪风,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家长矫正孩子视力需谨慎。发现孩子看东西眯着眼睛、看字模糊时,要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求助正规医院的医生,先确定孩子近视的原因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治疗,千万不要听信任何非医学手段治疗方法,对孩子的视力任何情况都不可大意,否则会造成过度治疗或者耽误病情,延误治疗会加重孩子视力下降程度,还会带来更严重的眼部问题。一定要相信科学,多选择正规的近视医疗机构防治或医治近视,切莫轻信虚假宣传,避免上当受骗,又被收割“智商税”。

  良好的行为是近视防控的有效途径。家长与其急功近利地去寻找视力矫正治疗产品,不如在帮助孩子提升健康素养上多下功夫,努力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爱眼护眼的良好习惯。(潘铎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