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在文物上刻划的损害者付出代价

2021年03月24日 16:20: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汪代华 编辑:崔凤娇

  八达岭特区办事处21日在八达岭长城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媒体曝光3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城墙刻划的相关情况通报。通报指出,目前,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已会同公安部门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取证,会及时将事件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3月22日中国新闻网 )

  通报称,八达岭长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坚决反对并谴责刻画长城、损毁文物的违法行为,并将依法严厉处罚。在此,强烈呼吁广大游客爱护文物古迹,服从景区管理,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游客破坏文物行为,第一时间向景区进行报告,共同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游客用尖利物品在在八达岭长城墙体上刻划留名,不仅是手贱,而且是脑残。无视警示告知,竟然在文物上乱刻乱画,这究竟是涂鸦成瘾,还是蓄意破坏?这些警示告示牌却形同虚设。文物上到处乱刻字,乱涂乱画“丑态”频出,实在有失文明大雅,大煞风景。它践踏了文明,破坏了自然风景,严重毁坏文物,留下自私和任性的丑陋。 此等陋习无疑是对文明的亵渎。也与一个文明古国的形象不符。它一方面暴露出素质低下,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人的法律意识的淡薄,既是一种传统顽疾,也是一种现代病,因而治愈这样的综合征,需要下猛药,方能凑效。

  事实上,我国现行法律对此已有明文规定。不可否认,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于这些损害文物的行为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执行。相关管理部门对这种乱刻乱画文物的行为大都以批评教育为主,即便严格执法,200元以下的罚款对于当事人也起不了太大的警示作用。若要定罪,则需证明其行为对文物造成了无法逆转的严重损毁,而绝大多数乱刻乱画行为并未达到犯罪的程度。

  要减少和杜绝对文物的损害行为,对文物上刻划的行为必须实行零容忍,让其为修复付出买单。一方面应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依法重点管住乱涂乱画的脏手,并将这些人列入黑名单,同时应依法课以重罚,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破坏文物者长记性,而不可在“违法必究”层面留有回旋空间。在发现和处理上,既要对文物、景点和重要区域加强监控,也可实行有奖举报,夯实“零容忍”的社会氛围。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