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会议、压缩发文、减少督导……响应中央要求,近年来,各地着力推进减负举措,曾长期困扰基层的“文山会海”“督导泛滥”等问题有所缓解。然而,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方仍有“暗度陈仓”“暗中加码”的问题,侵蚀基层减负成果。(新华网4月13日)
近日,新华网时评刊发了一篇题名为《警惕穿“马甲”的“文山会海”》的评论文章,从文章内容和留言来看,说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的心坎上,甚至有网友评论这篇文章是“良心之作”。文章指出,搞变通、打折扣,穿上“马甲”的“文山会海”更值得警惕。不管是开会还是发文,一些地方和部门打着“减负”的口号,实际上丝毫没有减去任何负担,反而各种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更令基层厌恶,但是作为基层干部,敢怒不敢言,也有基层干部认为,这样的文章“只是说说而已”,就实际而言于事无补。
为基层减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推动基层干部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的重要前提,也是凝心聚力实现“十四五”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再三强调,要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为基层减负,绝不是一张“空头支票”,也绝不是一阵风、一场雨,既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也要较真碰硬、狠抓落实。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为图个人政绩,不惜在基层减负工作上搞变通、打折扣,甚至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表面上是担当负责,实际上是推卸责任、政绩观不正。穿着“马甲”的文山会海无助于事业发展,只能凭添基层负担。有病就得治,必须不遗余力,坚决纠治,。
近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陆续曝光了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面案例,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但是个别地区、部门和领导干部无视党中央要求,无视基层期待,不仅没有减负,反而变本加厉增加负担。究其原因,第一,基层干部不敢反映问题;第二,查处力度有待加大;第三,考核监督体系需要完善。因此,笔者认为,要大力提倡基层干部反映问题,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为基层干部撑腰鼓劲。对查实的问题,要敢于用好追责问责的利器,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起到查处一起、警示一批的效果。要不断完善考核监督机制,监督要不到招呼、融入日常,直抵基层、问效于民,考核要坚决破除以听汇报、查报表、翻卷宗为主的考核方式,多听听群众意见,多看看现场情况。
基层减负工作出台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不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更不能依据“数字减负”来衡量,要深入基层,在基层干部和群众中找答案。一些地方的基层减负工作之所以“明减暗增”,就是因为查处机制不健全、考核监督不完善、追责问责不逗硬,这些问题都值得警惕。(李丁乔)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