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既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也是一部思想探索史,还是一部自身建设史。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就是要让党史学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让党员干部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党史学习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语境,注重内容、形式和方法创新,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把讲政治这条生命线贯穿整个宣传中,结合建党100周年宣传,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统筹指导各级各部门充分运用各种形式,讲好党的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搞活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切实改变单纯说教式、灌输式的学习模式,采取“菜单”式、流动式、基地实践式相结合的方式,以“讲身边的事,说爱听的理”为切入口,用“小变化”展示“大发展”,用“小互动”拓展“真知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切实打通理论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强党史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基层群众相结合,努力为群众更好地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聚焦就业、收入、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出台一批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实施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纠心事,梳理问题清单,开展专项行动,深化“吹哨报到”、“开门办民生”举措,建立群众问题反馈解决长效机制,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深化民生难题“大调研”,推动服务群众“大提升”,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到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来,将学史所悟写在为民办实事的点滴中,把为民办的桩桩件件实事写在群众笑脸上,在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中守党心。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让百年党史教育走“新”更走“心”,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腾扬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