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疫形势稳定、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国内旅游业回暖,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被业内认为有望成为“史上最热黄金周”。由于游客的出游热情高涨,一些热门地区酒店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部分地区的酒店平均价格甚至超过了疫情前水平。(4月20日中工网)
同程旅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五一”假期居民出行预测报告》显示,涨价是今年“五一”长假旅行消费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其中,秦皇岛(同比涨幅222.2%)、珠海(同比涨幅183.2%)、青岛(同比涨幅163.9%)、汕头(同比涨幅147.1%)、扬州(同比涨幅87.1%)、上海(同比涨幅77.6%)、广州(同比涨幅76.8%)、厦门(同比涨幅67.2%)、嘉兴(同比涨幅49.5%)、三亚(同比涨幅37.3%)。这是目前为止酒店价格同比涨幅最高的10个旅游城市。
节假日旅游热门景区酒店涨价被诟病已久,很多的游客指责商家“趁节打劫”,甚至有人建议政府部门出台规定强制约束。作为消费者,“吐槽”无可厚非,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节假日这一特殊期间,酒店房价临时上调符合市场调节规律。毕竟,酒店经营者牺牲了假期,酒店的从业者在节假日坚持工作,酒店的用工成本也会提高,在满足消费者出游需求的同时换取更高收益,也就是经济学上讲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
酒店实行市场调节价,只要明码标价也不涉嫌违法违规。从法律层面看,我国价格法规定的价格有3种: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由此,酒店实行市场调节价,只要明码标价就合法。但有的地方,在特殊时期也对酒店实行政府指导价。例如,今年消博会期间,海口所有旅游饭店客房价格将实行政府指导价,在实施政府指导价期间,海口所有旅游饭店的客房实际交易价格,不得高于2019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该旅游饭店同等房型、同等服务条件客房的最高交易价格。今年春节期间,海口也曾对酒店客房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涨价不能随意,市场监管部门睁大监管的眼睛。人们常说旅游景区“节日经济”是“一锤子买卖”,并非仅仅因为节日期间各类服务价格上涨,而是在涨价的同时,消费者没有享受到与之相应的服务质量。所以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做的是加强市场管理,节假日期间酒店客房“一房难求”,市场已经无法发挥调节酒店客房价格作用,消费者也无法行使消费选择权对酒店客房不合理涨价发挥抑制作用。这表明,节假日酒店客房价格合理上涨,不能仅依靠酒店的意识自觉,而应由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管理,予以规范,旅游地政府应当对节假日期间酒店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规定节假日期间酒店客房价格的最高上涨幅度。同时,要加大酒店定价行为的监督力度,严查收费是否明码标价、是否有强买强卖、是否违规违约等,对违反规定乱涨价的酒店要严格处罚,通过行政手段约束酒店商家,使其保质保量做好服务,以此保护消费者权益。
节假日酒店涨价须合理合法。节假日酒店适度涨价可以有,但不能任性而为,动辄翻番、甚至几倍似乎不合理也不合法,酒店运营调价也需要,但是要有合理合法的依据调整。在涨价的同时还要做好服务,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对一个城市的旅游业非常重要。(潘铎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