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多给“三错”干部一点耐心

2021年04月27日 09:40:28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腾扬阳 编辑:崔凤娇

  在基层,有一种特殊群体,人称“三错”干部——犯了错、认了错、被诬告有错干部的统称。“三错”干部就好比掉队的“病雁”,一些基层党组织在任用选拔干部上自然会将其拒之门外,甚至将其踢出党组织这个“大鸟巢”。

  “三错”干部不仅“丢面子”,很多更是为此“丢位子”,每天看到的是同事与朋友异样的眼光,不禁自身背上了思想包袱,缺乏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三错”干部面临“生病”的时候找不到“医生”,得不到“良药”,导致病入膏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三错”干部只要还没有走到严重违纪的地步,没有滑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就不应放任不管,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尽力帮其治愈。我们在坚持从严治党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更应该认真执行的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为那些掉队的“病雁”治病疗伤,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端正态度,改过自新,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一方面,要建立完善回访制度。针对受到党纪政纪受处分的干部进行回访工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更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和关心;另一方面,要防止“领头羊”变“替罪羊”。针对那些工作中的“领头羊”被诬陷、暗算成“污名”干部时,组织上更要挺身而出,保护担当者,让他们“轻装上阵”。最后,还要给机会、给平台、给政策。要打破“犯错的干部就不能被提拔”这样的禁锢思维,要对处分期满的干部进行深入的考核了解,全面掌握其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对“病情”好转,能够及时汲取教训、及时改正、表现良好、干出成绩、群众认可的干部,要给机会、给平台、给政策。

  各级党组织要当好“医生”,不仅会下“猛药”,更要会下“良药”,要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不妨多给“三错”干部一点耐心,最重要的就是要做细做实纪律处分后的教育管理“大文章”。相关部门不能以冷冰冰的态度来对待这份“受处分红头文件”,更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犯错干部从“掉队”边缘挽救回来。

  (作者:腾扬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