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发布消息,一段时间以来,“饭圈”粉丝群体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问题屡见不鲜,破坏清朗网络生态,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6月16日环球网)
“饭圈”是相伴明星而生,其实也是大家对心中明星的一种价值追寻,更是新时代的一种文化表达。然而,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问题,破坏了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也容易触碰道德和法治的底线。“饭圈”乱象的出现,不仅对未成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更是破坏了追星文化中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急需治理。要整治“饭圈”乱象,尤其需要精准发力,要通过平台带头、斩断网络“黑手”、给予正确引导、强化国家治理等方式,才能营造晴朗的网络生态,也能够涵养文化自信。
整治“饭圈”乱象,要坚持平台带头。网络中出现的“饭圈”乱象之所以大咧咧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平台的把关不严,对这些问题听之任之,甚至是无底线的纵容,才会让“饭圈”乱象越演越烈。要让平台主动担当责任,在营造晴朗网络空间中主动带头,尤其需要加强日常对平台的管理,对不良信息要坚决“零容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才能让“饭圈”乱象在最初一公里得到根治。
整治“饭圈”乱象,要斩断网络“黑手”。从一些“饭圈”乱象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网络“黑手”在推动,让过度消费、大额消费、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成为“饭圈”乱象治理的难点。要斩断网络“黑手”,需要亡羊补牢,清理当前存在的有害信息,加大对这些“黑手”的惩治力度。同时,还需要未雨绸缪,要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才能让网络“黑手”销声匿迹。
整治“饭圈”乱象,要给予正确引导。未成年也是“饭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饭圈”乱象治理,就是要给予未成年正确的引导。未成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网络生态的不正之风会带给他们消极的影响,良好的网络生态,才能让未成年通过“饭圈”汲取更多的正能量,让他们在这种特殊的“文化圈”中得到正确引导和精神的滋养,才能理性追星,树立正确的“三观”。
整治“饭圈”乱象,要强化国家治理。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要整治“饭圈”乱象,不能只是道德上的引导,更需要强化国家治理,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用法治的方式去规范“饭圈”的言行举止,让他们能够规范自己追星行动,层层压实责任,层层狠抓落实,才能让网络空间能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让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在网络建设中发挥作用,织密网络监督网,维护网络传播的良好秩序。(文/婧蓝)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