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答好三问中践行好入党誓言

2021年06月25日 09:39: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周理平 编辑:李雪艳

  根据党中央安排,中共中央组织部6月2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主持并讲话。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中央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及北京市各行各业的新党员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6月22日,新华社)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入党誓词虽然只有80个字,但字字千钧、句句铿锵、意蕴深重。在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组织新党员代表集中开展入党宣誓活动,既是对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隆重祝贺,更是在教育引导广大新党员铭记党的光辉历程,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当好时代传人。无论是新党员,还是老党员,践行好入党誓词都是终身“必修课”。

  常思“入党为什么”,对标对表释忠诚。“入党为什么”是我们每位党员终其一生的灵魂叩问和内心自省。对于这个问题,必须思深想透。张富清六十多年深藏功与名,一辈子初心不改;王继才守岛卫国三十年,笃定报国为民信念;黄文秀倾心一线扶贫,积极担当作为;张桂梅燃烧自己,将青春年华献给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拔掉穷根……从这一批批先进模范身上,我们便能清晰地看到问题答案:不为名、不为利、不为权,只为信仰而入党。对此,每位共产党员都应对照党章党规、先进先烈,时时想一想“入党为什么”这个厚重命题,时时看一看自身思想言行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在始终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中铸牢忠诚之魂。

  常虑“在党干什么”,知重负重担大任。列宁说过:“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显然,一名党员若只是“徒有其名”,那么,便谈不上先进性、纯洁性,也就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党员与非党员的一个重大区别,关键就在于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革命战争年代,在生与死的考验下、血与火的洗礼下,夏明翰、陈树湘等英雄,不畏生死,毅然扛起救国救民之责;建设改革时期,王进喜、雷锋等典范,不惧困难,奋力担当兴国为民之业;抗击新冠疫情时刻,钟南山、张定宇等战士,不怕疫魔,全心救死扶伤。只有敢于担难、担责、担险,才无愧于党员称号。在擘画“十四五”、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每位党员当自觉忧党、为党、强党、护党,在接续奋斗中力创伟业。

  常忧“身后留什么”,用心用情造民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成立一百年了,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作为共产党人,就要做一颗好种子,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这一土地中间生根、开花。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留下漫山木麻黄;黄诗燕用生命兑现承诺,献身基层脱贫事业,留下了黄桃产业……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身为党员干部,就当留下组织希望的、群众期待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政声,要多留“遗产”,要多留“美名”,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守住人民的心。(周理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