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读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坚持惩处与保护相结合,为“改革创新、担当有为者”撑腰鼓劲。(6月23日 新华社)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共为2万多名党员干部澄清是非,让有问题反映的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治蜀兴川事业上来。关怀激励在前,党员干部更要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打通“四气”,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一要树“正气”。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中说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有了浩然正气,党员干部才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抗得住歪风,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员的政治本色。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踏踏实实,为官清清白白。
二要显“豪气”。“舍我其谁”,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困难和问题面前的豪迈精神。干部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关键看困难之时、危难之处的表现。拿出“亮剑”精神,一股动真碰硬的狠劲,顶住压力,迎难而上。
三要鼓“勇气”。一个没有勇气担当的党员干部,不可能为群众排忧解难,成就一番事业,也不会成为一个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群众认可的干部。唯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方能在不放弃埋头苦干、实干的过程中,保持锐意进取的“勇气”。
四要增“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注重学习积累,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底气需要成熟的心态涵养,更需要过硬的本领来支撑。学习提高才能铸就敢于拍板、处事果断的“底气”,才能形成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底气”。(慕容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