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陛桥位于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一到夏天许多人就会躺在这桥上,有人说舒服,有人说能治腰腿痛,比针灸还有效,还说女性俯卧还能治妇科病。7月1日,丹陛桥上躺着许多游人,看上去如同理疗床。(7月2日《中国青年网》)
一座风景的“桥”,却变异为“理疗床”,桥是用来走的,却变成了用来“躺”,的确是有些不雅观,况且,这普通的“桥”还成为治疗的“仪器”,也有些不科学。既不科学又不文明的行为自然要被禁止,但这能禁止了吗?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多年了。
天坛丹陛桥变“理疗床” ,看起来挺滑稽的,不过,时间却已经好久了。不过,这种现象却只是存在夏天,甚至有市民说,针灸还不如这个,有的人躺了6、7年了,其中一位72岁大爷称,自己精神好,“就是烙这石头烙的。”还有市民觉得躺在丹陛桥凉快、舒服。当然,也有反对声音,觉得有损城市形象,不太文明。天坛丹陛桥变“理疗床” 有没有效果,我们无法下科学的结论,但从精神层面来看,这么多人相信,而且还有人坚持,至少对于这些人的精神方面是有帮助的。存在即合理,满足一些人的心理需求又有何妨?
天坛丹陛桥变“理疗床”这事该怎么看?在笔者看来,一味地禁止,不仅成本高,而且也未必禁止得了。而不管有无效果,其实也只不过是“心理暗示”,尽管不科学,但既然有市民相信,也就无妨让其存,毕竟这不违法。如果有损害文物行为,自然要依法惩罚,如果觉得有的人不雅观,可以及时提醒。因此,对于天坛丹陛桥变“理疗床” 无妨宽容待之,可以将其当作一种社会现象让其存在下去。
风景区的不文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雅观的行为也很难完全杜绝,只要不是造成一定的危害,只要不是对他人造成伤害,我们也应该只限于“劝阻”和“解说”。动辄要禁止,看似严厉,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事实上根本就禁止不了。
天坛丹陛桥变“理疗床”,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也不知道那些游客出于何种心态,也不知道是谁给其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些均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重要的是有人相信,重要的是对一些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就先别忙着去禁止,也别用“不文明”、“不雅观”的帽子给其套上,从而严阵以待要完全杜绝,这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可以断定禁止不了,反而会增加一些游客的逆反心理,是得不偿失的。(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