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输入转账密码、嗖!钱便转账过去了!”有数据显示,这样的动作在中国每天被执行几亿次。如此环境下,不少人感慨,出门都不用带钱包,钱也越花越快。(8月1日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j/2017/08-01/8292302.shtml)
我们已经进入到移动支付时代,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4.69亿。更直观的感受是,从高达数千上万元的大笔开支,小到几元的零食消费,坐个公交,买串烧烤,购近鸡蛋,生活中移动支付的场景处处出现。有人感慨,“不扫码支付连个煎饼都不好买。”
移动支付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出门不用再带现金,支付便捷,不担忧假币的困扰,避免了找零的麻烦等等。正是因为如此,有城市甚至提出了建设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的无现金城市。然而,如同钱币的正反两面,移动支付也是有弊端的,安全的隐忧让许多人谨小慎微,这是显性的;隐性的是,人们的花钱越来越率性。
移动支付让人们花钱越来越多,在于其减少了花钱的痛感。在现金交易的时代,把钞票一张张的点给商家,人们是有触感的,不仅是手的触感,还有心的触感,这会给人一种心理压力。然而,在刷卡的时候,看到只是一串数字,花钱的过程不再真实可见,缺少了直观性感受,花钱的痛感减少,花钱的速度就会加快。移动支付花钱更多的道理,与此一样。
移动支付让人们花钱越来越多,在于其便利性。在走访各地,或者是逛街时,看到一些特色产品,人们都会有购买的冲动,现金不够或者有其它购买计划时,理性会让人们放弃这样的购买行为。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很容易让人们失守这样的理性,容易产生激情消费。
移动支付和信用卡的绑定,让人们的花费预期上限不断突破。信用卡的透支额度不断扩大,与移动支付的便利叠加,放大了人们的购物欲望,花费上限变成了“刷爆银行卡”,不知不觉中,就会花更多的钱。到了还款期限,才会发觉超出自己的消费能力。
移动支付时代,要想花钱不率性,就必须及时查看自己的消费帐单,合理设定自己的消费上限,制定自己的购物计划,设定较小的周期进行消费额评价,从而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不让自己成为月光族。(关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