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树要规划先行

2017年08月04日 17:11:5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关育兵 编辑:蔡晓慧

  为了让一棵树龄400多年的大樟树“正常生活”,建设中的袍中路有关路段向西移动了22米。当地村民说,旧的村庄不见了,而这棵保留的大树将是村里最好的乡愁记忆。(7月27日《绍兴晚报》,

  俗话说,物是人非。人非,是自然规律,难以挽回;但如何保留物是,让人们的乡愁记忆有个依托,却是可以做到的。这棵有400多年树龄的大樟树,就是人们记忆的最好“物是”:高大的树干有三四层楼高,树干的底部有三四个人合抱那样粗,整个树荫面积有一两亩地,高温夏日里站在树下感到特别凉爽。更重要的是,有许多人的童年和生活,就和这棵古樟息息相关。而作为古树,这棵大樟树亦被绍兴市人民政府作为一级古树名木加以保护,立下了古树名木保护牌。

  为了保护这棵古树,建设中的袍中路在规划上做了两次调整,道路向西移了22米。这样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在保护古树名木上,在处理生态环境与发展的选择上,人们需要更多的谦抑和长远的眼光。

  然而,在点赞的同时,还有一丝疑虑。这样已经立下保护牌的古树名木,必须得到保护,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既然如此,在道路规划之时,明确有哪些树木需要保护,怎样保护,就是规划应有的内容。现在,道路已经开工建设,才意识到古樟树的保护问题,这显然是有些迟了。调整规划当然是可行的,但这样的调整,是不是会影响道路建设、增加经费,就值得考量。这是其一。其二,这也表明,在保护古树和道路的发展上,规划者还是有犹豫和迟疑的。保护的意识,并未完内化为规划者的理念,这是需要提升的。

  保护古树,规划先行。在规划阶段,就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应成为社会的自觉。

  当然,保护是手段,维护好这份记忆,让古树名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才是最终目的。所以,如何利用好古树名木,是应该深层次思考的问题。在绍兴,有许多街道和村庄,以古树名木为主体,营造出避暑纳凉、休闲聊天、广场舞等惠民场所,让村庄、道路变得更美,扩大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受益面,是更值得称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