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纪委消息,广东省侨办党组书记曾庆荣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曾庆荣的落马,来得有些突然。(8月7日 中国网)
“灯下黑”,原指过去用油灯、蜡烛照明时,灯具自身遮挡不透明,在灯下产生阴暗区域,也比喻人们对身边人和事失察。
“灯下黑”不只是自然现象。据报道,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原副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原副局长曾庆荣于近日接受组织审查。而在此前,该省纪委还有广东省纪委原书记朱明国,原副书记、监察厅长钟世坚,原副书记毛荣楷,汕头市原纪委书记邓大荣,梅州市原纪委书记李纯德,省委巡视组原组长刘志伟等人先后落马,成为名符其实的“灯下黑。”同时也可以看出该省纪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态度和决心。
想想都是滑稽的事,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本是监督其他干部、管理其他干部的干部,到头来却因违纪成为被处理的干部,怪谁?显然一怪自己定力差、欲望多,二怪社会风气差、诱惑多,三怪家风不正、提醒少;四怪组织监督少、“警钟”敲得少。其实,上级组织监督不到位、监督走过场是最重要的外因。
俗话说:“正人必先正己”,要管好其他战线上的干部,还得先管好自己队伍里的干部。也就是常说说的“打铁还得自身硬”的底气问题,底气不足的干部队伍,里面必有“贰心之人”;底气不足的干部队伍,不战自溃。要把干部队伍打造成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更需要从360°对干部监管,换上“无影灯”,扫除“灯下黑。”
“信任不能替代监督”,从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原副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原副局长曾庆荣“落马”的情况来看,此人理论水平高、实战能力很强,查处过不少违纪干部,也给各地干部授过课,上级组织非常器重他,但却忽略了对他的监管,造成他“自由活动”空间太大,滑向违纪的深渊。
从曾庆荣等纪检官员“落马”情形来看,正是由于纪委是执纪执规的权力部门,他们手中掌握有纪检机关赋予的办案权、谈话权、会议建议权等权力,权力太大必然执纪飘飘然、悠悠然;权力太大必然被人逢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了必要的提醒、监督,任何人都可能犯错。
监督不“走过场”,是避免“灯下黑”的关键环节。纪检部门有一定的权力,其实各个部门都有这样哪样的权力,都可能出现权力“越轨”“寻租”的现象。因此,可以这样说,权力部门干部人人都是风险点,人人都需要监督。对此,各级党委、纪委更须要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要求,从八小时外、八小时内全方位加强干部监督,监督干部的“朋友圈”、财产收入、联系用电话、QQ、微信,要用网络“大数据”进行监督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敲警钟,防止出现昨天还是好干部,今天变成“阶下囚”干部的不正常现象。(杜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