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马扎”缺防盗铁链但不缺爱心公益

2017年08月15日 17:55: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李振忠 编辑:王梅芳

  8月15日《北京晚报》报道:无须扫码便可随便坐的“共享马扎”引发了热议。上周日,在北京机场和核心公交站区域出现了多个“共享马扎”,它们与普通马扎无异,仅多了个二维码,一天过去,这批共享马扎就丢了一半。昨天,记者来到此前投放了数十个“共享马扎”的长虹桥北公交站、平乐园公交站、双井地铁站等地,发现共享马扎已全部消失。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马扎,所谓共享经济如火如荼,无法料想将来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共享事物来。然而,共享经济既然是一种新的经营形式,那就不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而共享马扎之所以被诟病,其主要原因在于可能“倒像是一种新型的小广告”。

  然而,小广告是小广告,共享马扎是共享马扎,二者似乎根本没有必要硬扯到一起来。如果说这确确实实是一种营销推广活动,同样不能抹杀其公益成分。不妨再分析一下小广告与共享马扎的天壤之别之处。小广告无任何可信之处,“骗的就是你”,就是小广告的代言词。然而,“共享马扎”的推广者是骗子设局吗?显然不是。其二,小广告无成本,无公益心,有城市“广告癣”之美名,然而,共享马扎投放数量可观。投放方相关负责人郑安莉表示,他们在首都机场以及一些公交站、地铁站投放了数千个共享马扎。无论是数千个还是500个,其制作成本无论是100元还是更多,不一样是一种高成本投放吗?以如此高成本投入的营销推广活动,仅仅是“小广告”这么简单吗?

  人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观照共享马扎本身。记者如此表述:来到此前投放了数十个“共享马扎”的长虹桥北公交站、平乐园公交站、双井地铁站等地,发现共享马扎已全部消失。而投放方郑安莉也表示,共享马扎的丢失速度超出公司预期。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小广告”。任何小广告,没有人偷了捎回家享用吧?然而“小广告马扎”却以极快的速度消失,不是土遁,不是蒸发,而是被人偷拿回家,这样的“小广告”也太具有讽刺意味了吧?不仅如此,连乘客偷拿共享马扎回家也被当成了营销公司的罪过。“甚至有乘客搬着马扎乘车,坐在过道里,造成其他乘客上下车很不方便。”共享马扎绝不可据为己有,搬马扎乘车,难道也是营销者的过错吗?

  凡事不破不立,不妨再看看青岛爱心板凳的故事。“这些凳子都是83岁的孙延德老人,专门打车从旧货市场搬回来的。”所谓“爱心板凳”,均用铁链子拴住,置于公交车站雨棚之下,所有过往乘客均可以一坐解疲劳,也就是共享马扎“完美解决最后十分钟的休息问题”。比之于共享马扎,又是何等相似?孙延德老人之爱心凳子没有影响市容市貌,怎么到了共享马扎,就成了影响市容市貌且影响市民出行的障碍物了呢?而最终青岛老人想出了铁链拴板凳的妙招,不就是为了防止他人偷拿回家这个隐患吗?如此看来,共享马扎,缺了一根防盗铁链,但丝毫不缺爱心公益。(李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