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对保健品骗局何以如此“执迷不悟”

2017年12月11日 16:45: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徐义闯 编辑:蔡晓慧

  近日,媒体又披露一起讲座售假药骗局的悲剧,居住于四川省宜宾的73岁老人郭绍清老人痴迷保健品,拒绝就医,临终前仍坚持要等保健品店开门拿“药”,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8日下午,宜宾市翠屏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检查大队执法人员赶到涉事的“京香华寿”经营场所,展开调查。(12月10日 澎湃新闻)

  不信科学信鬼神,最终误了卿卿命!郭大爷的遭遇成了讲座售假药骗局罪恶的又一个佐证,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临终郭大爷仍然没有能识破骗局,“幡然醒悟”,还在等所谓的“药”店开门拿药治病。

  公众纳闷的是:针对老人的讲座售药骗局不仅是十分老套的,也是非常常见的骗局,社会上人人喊打,执法部门对其的执法取缔也“不遗余力”,而一些媒体也十分频繁的普及防骗知识,披露其坑害老年人的“伎俩”,以至于讲座售药骗局近年还被列入“十大典型骗局”之一,如此骗人“套路”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但事实上,这样的骗人“讲座”仍然四处开花、红红火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老年人何以如此“执迷不悟”呢?

  山西省朔州市工商局副局长郝如翔成了打击讲座售药骗局的“卧底局长”,通过卧底取证,端掉了不少的骗局窝点,但在接受央视采访也坦言碰到的无奈:“一些老人在参加讲座时快乐极了,不仅可以免费领到东西,也感觉找到了温暖和某种的需要”、“有的窝点里老人们成群结队、相互协作,看起来幸福、快乐和满足”、“有的知道是骗局,但就是不愿意抗拒”。郝局长的工作体验和无奈,某种意义上道出了骗子们欺骗老人们的手段:用小恩小惠吸引老人们上钩,用温情、亲情关爱、打动老人,营造一个表象温馨、和谐的老年人大家庭来维系住老人们,最后才祭出卖药的真正目的,“人为鱼肉、我为刀俎”,老人们不能不被人随意宰割了。

  纵观骗子骗术得逞的全过程,温情、亲情一般的关爱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可谓是“杀手锏”、是最厉害的两步,也是老人们心里有强烈需求,而又很难得到满足的需求。众所周知,我们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的边缘,全国有上亿老年人,而真正能实现四代同堂、子孙满堂,幸福的生活在家人们无微不至关怀下的老年人其实是不多的,许多老年人都处于单独居住的状态,情感空虚是很多老年人的一个通病,而“讲座售药骗局”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一些情感需要,同时一大帮老年人在一起参加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呢?!

  宜宾郭绍清老人是不幸的,也佐证了讲座售药骗局的极大社会危害性,对于如此骗局予以严厉打击是必须的。但悲剧的一再发生提醒我们,骗子的一再得手,恐怕并非是老人们“执迷不悟”那么简单,对老人们加大防骗宣教的同时,应“堵”“疏”结合,多开办一些老年人活动,多搞一些对老年人情感关爱的活动,以缓解他们精神生活压抑的现实问题,方是治本之策!(徐义闯)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