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有“情怀”,更要有规矩

2017年12月13日 17:41:26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王春美 编辑:蔡晓慧

  近日,一组驴友在密云古北口蟠龙山长城敌楼内生明火做饭的照片在网络上传播,照片中敌楼城墙已被熏黑。蟠龙山长城风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涉事驴友是从河北境内进入蟠龙山长城的,并未买票。景区管理人员发现时,其中大多数驴友已经下山,余下驴友的身份信息仍未确定。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密云区文化委员会执法队已对现场进行勘查,当地警方也介入调查。(12月13日 中国青年报)

  “驴友”是对户外运动,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称呼,也是爱好者自称或尊称对方的一个名词,因为驴子能驮能背,吃苦耐劳,所以,也常被爱好者作为自豪的资本之一。他们更多指的是背包客,就是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野营、徒步、骑行的户外爱好者。每一个驴友都或大或小的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心中的圣地,可以说他们有“情怀”。可是最近,有许多驴友进入我们视线的原因却是他们的不文明行为。例如今年年初的“巨蟒石柱”被三名驴友打进钢钉并攀爬事件,这些驴友的行为不但破坏了珍贵的自然景观,也影响了景区管理,最后三人被拘留。

  笔者认为,真正的“驴友”不应该只有“情怀”,没有“节操”。在旅行的途中,你可以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是前提应该是在法律限定的范围以内。每一个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做事要负责任,在法治社会中没有绝对的“自由”,否则社会将失去秩序,到处乌烟瘴气。旅行的“驴友”们,如果为了自己的便利,到了一处地方就大肆破坏原有的古文物、宝贵的自然景观,那不得不说这些人是假“驴友”,是“驴友”中的老鼠屎。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些“驴友”不按套路出牌,总想着冒险,结果让自己陷入险境,景区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救援他们。所以要告诫一部分“驴友”,你们可长点心吧。

  想要有一段美好的旅程,“驴友”不仅要有情怀,也要守规矩。为了保护景区宝贵文物和“驴友”的正当权益,应多方合力。首先,要加强立法,加强对景区的管理,提高震慑能力,广泛宣传形成社会舆论,提高人们保护人文、自然遗产的意识;其次,“驴友”要提高自身素质,例如要以合法的方式进入景区,不得为了逃避买票绕路进入景区,这既影响景区的管理秩序也会造成安全隐患;最后,在旅行过程中“驴友”要自觉,文明出行,不要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等。(王春美)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