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个阔气的村委会,村上欠了近200万元工程款,这笔钱什么时候才能还清?”12月18日,羊仓堡村村民李师傅向华商报反映,该村村委会大楼建得非常阔气,可建楼的资金几乎都是赊账来的,目前还欠施工方近200万。这让村民们实在不能理解,村里没有工厂、企业,现在全村1000多人还有200多贫困人口这笔账何时才能还清?(12月19日华商报)
近年来,“贫困县建豪华办公楼”的现象随着网络舆论的迅速曝光几近绝迹,但在提倡精准扶贫的今天,面对斥资百万的豪华村委会,我们并不能理解欠债盖起来的豪华办公楼在村级建设上究竟有何魔力。
在精准扶贫的大潮下,不乏一些原本发展落后的村落因扶贫得到了大发展,使得群众致富、村级建设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对这样的村落而言,建设豪华办公楼无可厚非。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村子而言,一个“高大上”的村委会更容易满足群众日常的活动需求,能够促进招商引资,加快村级建设。但是,对一个尚有五分之一贫困人口且没有工厂、企业的村子而言,即便设施再齐全,外观再“高大上”,欠债百万的豪华村委会恐怕也不如那些外表陈旧的办公楼让百姓来得心安。
事实上,笔者以为这一村委会的建设,背后暴露了当地政府和村“两委”在村级建设中规划中的一些问题。首先,上级部门的“阵地”建设有实施要求,但200平以上的建筑规划并不代表村委会一定要“高大上”,而应当以实用性为主。然而该村的村委会新楼选址离村民家比较远,办事很不方便,即便设施齐全也并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其次,村、镇两级在新村委会盖起来后才开始筹划项目,希望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产业来促进经济,进而偿还债务。这一想法看起来是好事,但经不起深思。试问,在规划村委会建设的时候,甚至在“阵地”建设开展前,村镇两级为何考虑不到为这个尚有200多贫困人口的村子寻找出路?事实上,欠债百万的村委会,暴露了村镇两级干部信仰的缺失。作为党员干部,不考虑考虑百姓温饱,不关注民生民情,一味的将所谓的“面子工程”摆在民生问题之前优先解决,这样的的领导班子,怎么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呢?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不限制村集体发展,但我们并不需要豪华办公楼来为一个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村子撑起门面。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为了民生项目、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而舍弃的“小我”的“公仆情结”,是村干部用实际行动补起豪华办公楼背后的缺失,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小康。(云舒)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