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季开学季,莘莘学子走进阔别已久或是初次相识的校园,开启追逐梦想、拼搏奋进的崭新征程。当前,秋季开学面临着境外输入风险加大、国内零星病例散发、秋冬季节传染病高发、新冠肺炎病毒认知不足的四重考验,注定是一个十分特殊、充满挑战、需要全民参考的新学期。各地各校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安全开学、正常开学、全面开学。
洞察疫情动向,上好形势教育课。放眼当下,全国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尤其是春季学期已有2.02亿人,即超过全国学生总数75%的学生回到校园,并拥有平安高考、健康中考和校园“零感染”的完美战绩。但阶段胜利不是完全胜利、形势向好不是形势大好,疫情防控依旧存在局部暴发、零星散发的风险和境外输入、省外输入的压力,校园疫情防控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和麻痹。各地各校要坚持“应开尽开、应防必防”的原则,制定完善本地本校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日常管理,严格把好校门,严格活动管控,持续强化教室、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及安全管理,扎实开展应急预案全员、全过程、全要素演练,继续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和强化校园“师生非必要不出校,校外人员非预约不进校”的半封闭管理机制,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讲好抗疫故事,上好思政教育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9月1日,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正式播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抗疫英雄,站在舞台中央,讲述抗疫故事,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感悟“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忠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散作甘霖润九州”的奉献。各地各校要坚持把讲好抗疫故事与创新学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邀请身边抗疫英雄,讲述身边感人故事,大力培育学生爱国自信、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关注身心健康,上好健康教育课。从年初持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既影响了社会交往方式,也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更造成了广大师生对疾病、对生活、对学习的不同看法。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因个人而异、因经历而异,而能否做好广大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关乎能否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因此,各地各校要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全面开展师生心理状况排查,及时掌握与报告师生心理状况;对于广大师生在新学期开学和校园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想法、疑惑和诉求,要及时掌握、有效化解,切实营造师生共同努力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创设温馨校园,强化体育锻炼,传播健康知识。
奋战开学季,责无旁贷;科学迎大考,使命催征。社会各界要上下一心、携手前行,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统筹做好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确保安全开学、正常开学、全面开学,真正让更多的青春、更多的梦想乘风破浪、自由翱翔。(四川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张英豪)
统筹:楚彦 代红
策划:蔡晓慧
文稿:张英豪
制作:高雪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