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六方面具体要求,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责任、领导干部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没有创新,就没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创新创造的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部署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动、规划,凝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带动了创新创造活力的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创造的生命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离不开创新创造,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创造的“刚需”和“硬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这项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这“两个转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
保护知识产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驾护航。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彰显了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立场和决心更加鲜明和坚定。
保护知识产权,全面激荡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加强协同配合,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能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唯此,才能换来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才能让一切创新成果受到普遍尊重,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动。
保护知识产权,落实是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能当“门外汉”,做“旁观者”,要切实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本领,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措施落实,抓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凝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让“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成为时代的强音、落实的足音,让创新创造收获更多的佳音。(四川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林伟)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