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视评:从“三个转变”中感悟中国经济“定力”

2020年12月18日 18:11:2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卓灵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征程收官交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将扬帆启航。但是这样一个关键年份,却是从遭遇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开始的。

  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功,非常之事尽非常之力。面对疫情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战疫情、保民生、促开放、抓发展,以担当实干、奋勇拼搏,推动“三个转变”,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中国答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定力”。

  由“负”转“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仅春节节后复工多延迟一天,全国减少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约达1500亿元。面对如此困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沉着应对,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时,迅速作出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增加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守住“米袋子”“菜篮子”……一揽子政策周密齐全,一系列举措立竿见影。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增速由“负”转“正”;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和工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10月19日,中国宣布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转正,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这样的由“负”转“正”来之不易,它向世界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经济充满定力与潜力。

  由“贫”转“富”。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兑现诺言的收官之年本身就任务艰巨,又叠加疫情影响,更是困难重重。但一诺重千金,我们将这一承诺转化为克服疫情冲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向着目标发起总攻。优先保障扶贫项目开工,进行挂牌督战,助力扶贫产品产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扎实有力,脱贫攻坚主战场捷报频传。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6.1%、13.9% ,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在由“贫”转“富”的进程中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这一胜利再次证明,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国经济定力十足。

  由“旧”转“新”。历史交汇点,亦是转折点。我们坚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发展理念、模式、格局等各方面迎来了由“旧”到“新”的全面转变。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们不断拓宽发展新空间。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我们不断重塑发展新优势。这样的全“新”转变,让我们牢牢把握住了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为即将踏上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鼓足了干劲,筑牢了定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非常时期,中国经济逆风破浪,危中育机,以高质量发展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中国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实力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统筹:楚彦 代红

  策划:卓灵

  文稿:方鸿涛

  制作:高雪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