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迎来大改革大发展的新阶段,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逐渐扭转了读职校“低人一等”的观念。使广大“蓝领”赢得了尊严,验证了职业教育是推动劳动者自身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迈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明确任务是根本,增强适应是关键,广泛支持是保障。
明确任务,坚持立德树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随着我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就业民生、助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等各方面都需要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尤为迫切。办好职业教育,要把思想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理论与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等环节相融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均衡提升;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五育并举,不断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育人机制,注重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融合,铸就学生“立心”“立命”之魂。
精准定位,增强教育适应。职业教育是教育,更是生产生活。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更为紧密,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打造“职教升级版”,必须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广大职业院校要坚守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专业设置等方面与时俱进,开放办学;探索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发展;通过师徒结对、实践交流等形式,优化人才结构,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就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战略跟进,夯实保障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三峡工程到大兴机场,国之重器的铸造、惊世工程的建设都经过职业院校毕业生之手,“数字经济”“互联网+”……每一项新技术,要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实现,职业教育正是这样的“人才摇篮”。从行动上推进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要强化战略意识,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突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统筹规划、政策、资源,从体制机制上加强职业教育的投入和保障;引导社会和企业支持参与职业教育,尊重职教、发展职教,转变观念,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共抓共促职业教育“一盘棋”格局。
以匠心育工匠,为大国造大材。让我们进一步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创新实践、务实作为,增强远瞻意识和使命担当,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育更多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支撑。(陈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