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就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以下简称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新一代育龄人口不愿意生二孩、三孩,这些都是人口发展中的重要变化,也是新时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人口结构不合理,不仅仅是国家人口组成部分的变化,对于国家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始终把人口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对人口变化的认识,明确人口在国家长治久安中的基础性作用。人口变化的关键不仅在育龄人口的健康素质,也在于国家的配套措施、服务保障等,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倾听民声,要把握民意的变化,了解“不想生”“不敢生”的症结,着力推动“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实,为每一个家庭“减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立足国情、顺应规律,明确“三孩生育政策”价值意义,促进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口问题,源于这是关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大事情。“三孩生育政策”的制定是立足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我们要推动“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实,就要明确其重要的价值意义,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有利于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有利于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趋势,有利于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只有明确“三孩生育政策”在国家长期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才能主动对接新时期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开启我国人口发展的新阶段。
人民至上、以民为本,用好“三孩生育政策”有力抓手,发挥出我国的制度优势。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也检验着新时期国家治理能力。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至上、以民为本,用好“三孩生育政策”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从顶层设计出发,破解老龄化难题,下好“一盘棋”,从宏观上把控人口结构的变化。
优化服务、科技升级,确保“三孩生育政策”务实见效,延续中国人口红利。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当前的重要短板就是“新生儿”的支撑不足,这也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让生育不再是难题,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要为育龄人口解决他们的“烦恼”。随着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很多育龄人口对孩子的健康问题倍加关注,生育之痛在很多人的心中也有大量的“阴影面积”。“三孩生育政策”针对这些问题也给出了有效的解决路径,以服务升级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以科技升级降低孕产妇生育之苦,在健康服务上提供更系统的管理,为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
政策保障、法治护航,推动“三孩生育政策”落到实处,实现“不想生”到“敢生”的转变。随着养老体系的不断完善,养儿防老的观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再加上养育一个孩子的经济成本、精力成本异常高昂,让很多人直呼“生不起”“养不起”,这也是很多育龄人口“不想生”“不敢生”的根本原因,不管在财力还是人力上都不足以支撑再生孩子。为了解决育龄人口的“后顾之忧”,“三孩生育政策”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通过政策保障,真正为育龄人口生育三孩“减负、减压”,更是通过法治护航的方式,推动更多的育龄人口“敢生”,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四川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