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视评:阻击“德尔塔”,四川打出“三度”组合拳

2021年08月14日 11:31: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崔凤娇


  8月14日,四川中风险地区全部清零。自7月23日绵阳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以来,泸州、宜宾、成都相继出现确诊病例。针对疫情扩散蔓延严峻形势,四川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打响了一场快速精准高效的德尔塔阻击战,成功切断了来势汹汹的疫情传播链。

  新冠变异毒株德尔塔早已声名远播,令人闻之色变。其感染者的首次检出病毒载量比原始版本新冠毒株感染者高1200倍以上,这意味着德尔塔毒株在感染初期的复制速度更快、更具传染性。如果不能快速有效遏制,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再狡猾的病毒,遇到科学精准的这一套四川组合拳,也只能束手就擒。

  以快制快的“四川速度”。一旦出现疫情,首先要比拼速度,谁跑得快,谁动作快,谁就能够赢得先机。“兵贵神速”,机遇稍纵即逝。德尔塔病毒传播速度快,我们就要“以快制快”。7月23日下午,绵阳出现确诊病例,第二天下午,绵阳就已排查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191人,次密切接触者194人,快速精准锁定目标范围。7月27日,成都青羊区一家三口确诊。当晚,青羊区采取系列措施,在5个小时内就完成了9个小区一万余人第一轮核酸检测。两天时间,成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泸州和宜宾也是如此,一出现疫情,就即刻“围剿”。尤其是成都,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展示出了超快超强的应急反应能力。四川全省上下防范行动快,安排部署快,争分夺秒,快响应、快决策、快处置,不给德尔塔可乘之机。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锁定重点人员信息,利用大数据平台及时公开重点人员行踪,及时排查密接者,力量快速到位,封锁、隔离、检测、溯源齐头并进。针对性实施封闭区、封控区、风险区周边区域、其他区域“四圈层”管理,让德尔塔成为“困斗之兽”。

  自上而下的“四川力度”。出现疫情并不可怕,可怕是能否采取强力的措施。出现疫情之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7月30下午到成都双流机场进行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8月3日,再次到成都市调研疫情防控工作,8月4日下午,四川省委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8月5日,四川省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主要领导一线调研、靠前指挥、科学部署,传递了强力的防控信号,拿出了明确的责任担当。各地区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针对重点防控部位进行漏洞再排查、防线再加固,织密织牢全省疫情防控安全网,坚决防止潜在风险演化为现实风险。各地区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守牢“外防输入”关口,迅速果断精准扼制疫情扩散蔓延,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以成都市为例,及时发布城镇居住小区(院落)常态化疫情防控“六件事”,提出具体要求。从配好小区门口“八件套”硬件设施,到掌握小区排查“五要素”基本流程,从谨记居家隔离“六要六不要”基本要求,到提醒健康监测“四记牢”基本警示,从落实小区内部“六个有”基本规范,到宣传个人防护“五个要”重要提示。力度大、措施细,做到了有备无患。

  贴心关爱的“四川温度”。疫情防控,关键在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强大合力。为了让封闭小区的群众有更加舒适的居家隔离环境,四川采取贴心举措,及时保障了高温下封闭区生活以及物资需求。为了保证菜品的新鲜,在小区门口专门配备冰箱。针对特殊群体,社区安排志愿者进行一对一服务。为了让市民第一时间吃上新鲜的蔬菜,采取冷链运输车进行点对点的配送。公安、医疗等部门安排力量不间断工作,提供24小时保障。针对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四川及时出台保障措施。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工作的通知》,激励广大医务人员持续担当作为,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从一线人员的保护,到落实工伤保险待遇,从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到及时申报发放各类补助津贴等,再到针对抗疫一线人员的家庭实际困难、积极开展送“清凉”等走访慰问活动等,激发了各方面的动力活力,汇聚起了众志成城的抗疫合力。

  对于四川而言,面对当前国际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成功解封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是要总结经验,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在真抓实干中交出开局之年的精彩答卷。(四川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张闲语)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