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发布消息,将17个地区确认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进一步扩大婚俗改革试点覆盖面,破除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9月25日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一些陈规陋习在婚丧嫁娶中沉渣泛起,诸如婚宴铺张浪费、婚闹粗俗无度、天价彩礼盛行等。有些地方的彩礼钱,动辄几十万,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破坏了社会风气。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婚俗改革,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综合治理,破除天价彩礼势在必行。
面对天价彩礼现象,有的地方不敢管,认为天价彩礼那是个人私事,只要男方、女方协商就行,政府部门介入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有的地方则不愿管,因为破除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需要坚持不懈,而且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实效,所以不愿意主动作为。而更多的地方,则是不会管,要么急于求成,粗暴干预,导致群众不买账,不仅难以起到引导教育和扭转风俗的成效,反而激化了干群矛盾;要么在管理手段上缺乏创新,简单认为发发文件、开开会议传达下去就算管了,不仅收效很低,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面对天价彩礼,倘若顺其自然,效果一定很差,必须综合施治。地方政府既不能不理不问,以无权限过问或不在职责范围为借口,变相懒政、不作为、慢作为,也不能以罚代管,走向文明执法、精准处置的反面。应该看到,不少地区虽想“作为”却不“善为”,白白浪费了不少人力、精力却收效甚微,他们在宣传引导上虽然依旧下了苦功,却不接地气,缺乏可操作性、适用性的解决措施,导致群众满意度越来越低。
破除天价彩礼如何既积极作为又善于作为?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有的地方成立了移风易俗指导组,由议事会设定一个最高数字,不得超过。倡导彩礼只是象征性对女方父母表达感谢,甚至推广零彩礼,大大减轻了男方的经济负担,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
民生无小事,婚丧嫁娶都是民生,破除天价彩礼要紧抓“关键少数”。只有抓住乡贤力量、年轻人、普通党员,用党纪率先约束,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上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婚俗改革实验区的指导,破除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地方党委政府将破除天价彩礼、婚嫁陋习等纳入年终精神文明考核范畴,通过多种手段,激励基层干部主动为破除天价彩礼用劲,让他们“敢为”“愿为”“善为”。
(作者:胡喜庆)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